第1138章 反圍剿(一)(1 / 2)

遠東分戰區的人民軍在與俄軍激戰的時候,清軍對河湖根據地的進攻也開始了,因此河湖根據地的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也就此展開。

清軍是分4路向河湖根據地展開進攻的。不過清軍的進攻從一開始就相當的不順利,首先是沿路的村立基本都是搬走一空,什麼都沒有給清軍留下,而雖然沒有遇到義勇軍的大隊,但襲擊卻是從來都沒有停過的。

而且義勇軍對清軍的襲擊也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有時清軍行軍走得好好的,突然從道路兩側的密林中“突突突”響起了槍聲,頓時有清兵中彈倒地;或者是從空中落下幾發也不知道是從那裏發射出來的炮彈,落到清軍的隊列中爆炸,一下就炸死炸傷10餘名清兵,甚致有時就在清軍的隊列中,“轟”的一聲砂石亂飛,幾名清兵頓時就被炸飛上天,周圍的清兵更是死傷一片。

原來義勇軍是用迫擊炮對清軍進行遠程打擊,預先在清軍的必經地點附近的高地上架好迫擊炮,並設好射擊單元,等清軍進入射程之後,就開炮射擊,連打三發,而且打完了就立刻撤退,從不拖泥帶水,等到清軍趕到的時候,早就跑得沒影了;而義勇軍用的另一種武器就是觸發式地雷。

這種地雷在這個時代還是一種新式武器,華東政府也是剛剛才研究出來,還沒有大批量生產,而首先製造出的一批先給河湖根據地使用,主要還是測試性能,就埋在清軍行軍的道路上,也不多埋,隻埋3、4顆就行了。雖然這些地雷的性能並不算很好,主要是觸發結構的反應不足,但架不住清軍的人多,踩的人多了,總會觸發地雷。而且地雷的裝藥量很大,殺傷力也要強得多。

當然也有時候清軍能夠發現襲擊的義勇軍士兵,清軍自然是會追擊,不過義勇軍的士兵往山林裏一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跑得比兔子還快,轉眼就沒影了,清軍那裏追得上。不過有的清軍還偏不信邪,雖然追不上義勇軍,但還是朝著義勇軍逃走的方向緊趕,不過等清軍和大隊拉開了距離之後,前後左右突然會殺出無數的義勇軍的士兵,將追擊的清軍包圍消滅,因此追擊了幾次之後,清軍也不敢再輕易追擊了。

這樣的襲擊一天會發生好幾次,雖然每次襲擊對清軍造成的殺傷並不大,一次隻能殺死幾名清兵,最多也就10餘人,但對清軍在心理上的打擊卻是十分嚴重的,畢競連敵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自己卻不斷的遭到襲擊,還有人陣亡,任誰心裏都不會保持淡定,因此也都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甚致是草木皆兵,一有風吹草動,附近的士兵就立刻舉槍射擊,先亂放一陣槍再說。

白天是如此,而到了晚上就更是清軍的噩夢,幾乎每隔1、2個小時就會有炮彈落下爆炸,其實有不少炮彈並沒有真的落到清軍的營地中,但產生的爆炸聲音卻是讓清兵十分緊張,那裏還睡得好,而清軍連間在營外巡邏的小隊則會遭到義勇軍的襲擊,十有三四都是回不來了,因此後來清軍的巡邏隊也不敢遠離營地,而這一來義勇軍在夜間的活動就更是無所忌殫了。

而晚上睡不好,白天的進軍自然是沒有精神,走路都直打哈欠,一連二三天下來,有的清兵甚致走著走著就睡著了,然後一頭栽倒在地。因此清軍也隻能被迫停下來休息,白天睡覺把晚上缺的補起來,而這樣一來,清軍的進軍速度自然也都慢了下來,出戰了近10天的時間,4路清軍中有3路的行軍路程竟然都沒有超過5 0公裏。

眼看著白天裏不得不紮營休息,而且營中鼾聲一片,清軍的主將鐵良、良弼氣得在帳蓬裏跺腳大罵:這夥賊匪算什麼英勇好漢,有本事就出來大家列開陣式,真刀真槍的幹,大家一對一單挑,大戰三百回合,而躲在暗地裏偷襲算什麼本事。

直讓北洋一鎮的統領鳳山聽得隻翻白眼,這都什麼時代了,還“一對一單挑,大戰三百回合”,當打仗是唱戲嗎?不過鳳山畢竟是下屬,也不好多說,隻能勸鐵良、良弼消消氣,好好休息。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告,原來是一支清軍的運需隊伍遭到了人民軍的攻擊,糧食物資均被人民軍焚之一爐,運需隊伍的主將逃回到清軍的營地報信。而鐵良本來就是一肚子火,聽了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這支運需隊伍的主將槍斃,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