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攻占哈爾濱(一)(1 / 2)

肖建軍道:“目前東北戰場處於停戰對持的狀態。”

夏博海道:“我們沒有下一步的作戰預案嗎?”

肖建軍道:“當然有,目前我們有三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是遠東分戰區立刻繼續進攻,攻取哈爾濱,這是收益最大的選擇,因為哈爾濱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重要支點,中東鐵路3條分支路線的交彙點,也是總督府的所在地,相當於是俄軍的總指揮部和後勤中心,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攻占哈爾濱,也就可以算是基本徹底擊敗了俄國,駐守沈陽的俄軍也就隻能束手就擒了,而且現在哈爾濱的守備空虛,現在從沈陽調兵也來不及了,正是我們進攻哈爾濱的最好時機,唯一的問題就是遠東分戰區經過了繼續作戰,戰士們這時應該都很疲憊了,而且在前麵的戰鬥中,軍隊也應該有一定的損失,是否還有餘力立刻就發動對哈爾濱的進攻。”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問一問前線的將士,他們最清楚自己的情況。”

肖建軍道:“軍委己經給遠東分戰區發電了,隻是他們還沒有回複,估計也是在進行協商評估。”

夏博海又點點頭,道:“還兩種選擇呢?”

肖建軍道:“第二種方案可以算是第一種方案的補充,就是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攻占哈爾濱,而俄軍的援軍也快趕到哈爾濱,那麼就改成圍城打援,在交通要路上設伏,另外沈陽方麵的東北戰區軍隊也積極配合,殲滅俄軍的援軍,全力消滅俄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再集中兵力,進攻哈爾濱,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在沈陽城前打一場攻堅戰,而是在運動戰中殲滅俄軍,而問題也是和第一種方案一樣,就看遠東分戰區是否還有餘力發動進攻。”

“第三種方案就是和我們最初計劃一樣,放沈陽的俄軍回援哈爾濱,然後集中兵力,進攻哈爾濱,這樣可以不費力就占領沈陽,但會在哈爾濱和俄軍進行一場決戰,無非就將決戰的戰場從沈陽搬到了哈爾濱,就算我們最終擊敗俄軍,攻占哈爾濱,也一定會有較大的損失。”

夏博海沉呤了一會兒,才道:“如果遠東分戰區接受第一種方案當然是最好的結果,但我們也要做好第三種方案的準備,而且既使是第三種方案,我們也不能看著俄軍從容的撤退,而是應該發動追擊,同樣也能夠殲滅俄軍的有生力量,甚致現在就可以像沈陽發動進攻,我不信知道我們的軍隊己經逼近哈爾濱了,駐守沈陽的俄軍心裏不慌,說不定就能一鼓作氣攻下沈陽,幣且打仗本身就會有傷亡,所以也就不要怕傷亡,有時太求穩,太求降低傷亡,反而會錯失戰機。”

肖建軍點了點頭,道:“好的,散會之後我就向東北戰區發電下令。”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工作人員搞門道:“報告,遠東戰區羅司令來電。”

肖建軍趕忙道:“拿過來。”

工作人員推開門進來,將一份密封的文件夾遞給肖建軍,然後退了出去。肖建軍打開一看,立刻道:“是羅嶽發來的電報,他們可以出兵進攻哈爾濱。”

――――――――分割線―――――――――分割線――――――――

其實贏得了穆棱河戰役的勝利之後,羅嶽就在考慮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而且就在占領了牡丹江火車站的第二天,羅嶽就派出軍隊西進,占領海林,為進攻哈爾濱做準備。

羅嶽到沒有像軍委那樣,製定三個作戰方案,他隻有一個目標,就是繼續進攻,占領哈爾濱。而軍委提到的那些困難,羅嶽當然都有考慮,雖然經過連續作戰,現在遠東分戰區的軍隊確實很疲憊,但還沒有達到透支的地步,休息1-2天,就可以恢複大半,至少可以確保完成進攻哈爾濱的作戰;而軍隊的損失情況,戰鬥進行到現在,陣亡的人員約7000人,加上受傷的士兵,減員約9000人,約占全軍的11%,當然各支部隊的減員情況也都各有不同,減員最多的部隊達到15%。

羅嶽和其他人協商之後,認為可以將兩個後備團折分,將人員都補充到4個主力師裏去,這樣可以確保4個主力師的編製完整性都在90%以上,基本可以恢複戰鬥力,畢競遠東分戰區主要還是依靠這4個主力師作戰,因此隻要這4個主力師的戰鬥力恢複,遠東分戰區就能夠保持戰鬥力。

而眾人協商之後認,進攻哈爾濱的軍隊可以由3個主力師、2個後備團,以及裝甲列車、自行火炮、猛士車隊和騎兵團等組成,總計兵力可以達到5.6萬,這樣的兵力進攻哈爾濱是完全足夠了。因為現在哈爾濱的守軍並不多,而且通過前麵的戰鬥,俄軍的戰鬥意誌並不強,畢竟這不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因此一但戰鬥進入逆境,俄軍往往不能咬牙堅持。羅嶽認為,一但人民軍搶在俄軍的援軍到達之前,先逼近哈爾濱,俄軍很有可能主動撤退,放棄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