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鎮南浦登陸(八)(1 / 2)

收到了工作組布置的任務之後,羅嶽就立刻著手安排。運送俘虜去青島的任務當然是最容易的,隻用安排船隻,做好組織工作就行了。而分發物資的事情剛由崔浩直帶領的韓國投誠人員俱體經辦,人民軍隻用派人監督就行了。

而這個舉動確實很得人心,因為日軍為了籌集物資,對韓國民間進行了掠奪式的征集,平壤是韓國兩個超大城市之一,人口密集,居民也較為富足,因此也是日軍重點征集物資的地方,不少居民家裏的糧食物資幾乎都被日軍搶掠一空,靠挖野菜為生。人民軍主導發放的糧食物資確實是雪中送碳。

再加上人民軍進入平壤的時間雖然不長,軍紀嚴明,對平壤居民秋毫無犯,而且買賣也是價格公道,和日軍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而且韓國人受中華文明影響己有500餘年,一直都是以小中華自居,這時對中國仍然還有極大的文化認同感,因此在這短短10天時間裏,對人民軍的好感度大増,現在又分到了糧食物資,人人都稱讚人民軍是天朝上國來的仁義之師,還有不少人都希望人民軍能夠長駐在平壤不走。

前兩項工作可以說是都完成得不錯,但尋找反日誌士的任務就要差強人意了,當然這也是這三項任務中最難的一個,畢竟人民軍在朝鮮半島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時間又短,上那裏去找反日誌士呢!因此羅嶽也隻能將這個工作交給崔浩直去做,畢竟他是本地人,總會有些辦法瓜。

這幾天時間裏,崔浩直到也找來了幾個人,都是韓國的官宦家族出身的子弟,因為不滿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希望借人民軍之力,趕走日軍。不過羅嶽和他們交談之後發現這些人都將趕走日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華東政府身上,但自己卻根本不想出力,甚致不想出頭,有人還甚致大言不慚的認為韓國一直都是奉中華為正朔的,因此華東政府有義務幫韓國驅逐日本,讓韓國恢複自治獨立,而且羅嶽邀請他們去青島協商反日大計時,更是找出各種理由推托,根本就不想離開韓國。

羅嶽對這些人也十分失望,因為這樣的人顯然不是華東政府需要的。盡管華東政府確實是想培養自己在朝鮮半島的代理人,但也一定要是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可不是豬隊友。現在崔浩直又找來了一個人,希望這個人能夠有些可取之處。

時間不長,隻見崔浩直領來了一個年輕人,看樣子在30歲左右,穿一身西服,還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到是有幾分書卷氣。

崔浩直道:“羅司令,這位是金昌洙先生,仍是我國知名的反日誌士,10年以前,他曾刺殺了日本陸軍中尉土田讓亮,並因此入獄。6年前從監獄逃出,現在黃海道各地設立學校,一直都在從事抗日運動,這次是特意趕來求見人民軍的。”

羅嶽聽了,也點了點頭,這個年輕人竟然敢刺殺日本軍官,就衝這一份膽識,也要比前麵那幾個都要強得多了,於是道:“好,金先生,請坐。”

金昌洙謝過之後,在羅嶽的對麵坐下之後,而崔浩直知道羅嶽見了每多抗日誌士都會和對方進行單獨交談,於是對羅嶽道:“羅司令,我先告退了。” 說著退出了羅嶽的辦公室。在出門時,又回頭看了金昌洙一眼,神色之中頗有些複雜。

其實將金昌洙引見給羅嶽,崔浩直心裏多少是有些不甘,因為這個金昌洙不同於前麵引見的幾個人,他在年輕時加入過朝鮮的新興宗教組織東學道,並參與了1894年,引發甲午戰爭的東學農民運動。

在中國史書上,一般將這一事件稱為東學黨起義,這一事件其實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在國內政府和外來侵略者的壓迫下,以宗教為旗號發動的農民起義。不同的地方在於,太平天國運動一直持續了14年,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機構,影響遍及大半個中國,並一度威脅到了清廷的統治,最後是在國內政府和外來侵略者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而東學農民運動無論是時間還是範圍,都要小得多,當然朝鮮半島也就巴掌大的地方,因此東學農民運動撐死了能影響多大的範圍。而時間也僅僅隻持續了10個月,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朝鮮政府和東學道都怕把事情鬧大了,引來外敵的幹涉,於是雙方講和,東學道不再鬧事,而朝鮮政府也不再追究。不過日本還是以這一事件為借口,出兵朝鮮半島,從而引發了中日甲午之戰,最終日本擊敗了清廷,從而全麵控製了朝鮮半島,盡管後來韓鮮改稱大韓帝國,但實際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