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接受談判(九)(1 / 2)

王雲鵬道:“我對軍事不怎麼精通,但可以說一下關於我們目前的財務情況,當然為了方便報告,我說的數字基本都是取整數,不會太精確。我們是在今年5月參加戰爭,到現在我們一共參戰了8個月,而綜合起來,平場每個月的戰爭費用開支大約是4000萬銀元左右,積累是3.2億銀元;另外在我們參戰之前,還有用於戰爭前期的準備費用是1.5億銀元,因此到目前為此,我們對於這場戰爭總開支合計是4.7億銀元。”

“而我們累積起來,能夠用於戰爭的資金是,在參戰之前,財政拔款用於戰爭準備的費用開支是8000萬銀元,而在我們參戰之後,用於戰爭費用開支的財政拔款為6000萬銀元;我們在美國、德國發行的債券收入為5000萬英磅,折算約為4.5億銀元,另外還有大約800萬英鎊的收入,會在1906年1月到帳,折算約為7000萬銀元;在國內發行的債券收入為7000萬銀元;還有一部份就是今年的財政收入節餘,大約是5000萬銀元,全部加起來,我們能夠用於戰爭的資金累計為7.8億銀元;而扣除戰爭開支,我們目刮剩餘的資金約為3億銀元左右。按照這8個月的月平均戰爭開支計算,大約可以支持7-8個月的戰爭費用開支。”

“而就目前來看,我們還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為,在國內大約還可以再發行3000-4000萬銀元的債券,另外就是1906年的財政收入節餘,不過由於戰爭影響,我們1906年的財政收入會有明顯的下降,預計財政收入節餘在3000萬銀元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還可以籌集到的資金大約還能夠再支持戰爭兩個月。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適當超發貨幣,造成通貨膨脹,以及進入全麵戰時狀態,進行全麵物資管控,預計還可以多支持一段時間,因此我們的實際戰爭潛力應該還可以保證1年。”

“當然這並沒有計算再借入新的外債資金,根據德國、美國方麵的反饋,我們發行的債券在兩國的市場很受追捧,雖然英法兩國決定聯合出兵介入戰爭,會對我們債券造成一定的影響,會有一個大幅度的貶值,但由於我們的前兩批債券均己發售完了,因此債券貶值對我們的債券收入基本沒有損失,影響的主要是購買了我們債券的那些人,當然如果我們在與英法聯軍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可以立刻將債券的價值再推上去,並且可以在德國、美國再發行3-4000萬英鎊的債券,折算約2.7-3.6億銀元,從總體來看,我們目前的戰爭資金還充足,隻要我們能夠確保在戰場上不斷保持勝利,就基本不用太擔心資金。”

肖建軍道:“那就好,這麼看來,這一仗還有得一打啊。”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資金充足是好事,不過光是有錢還是不行的,有錢還必須能夠買到東西才行,因此各種物資的購買渠道,以及供應能不能夠保證。”

王雲鵬道:“這個可以放心,各種物資的購買渠道基本都是可以保證的。”

在戰爭開始之後,華東政治對各種物資的需求量都大增,而且每一樣幾乎都是海量的需求。而按照常規,到這個時候各種物資的價格都會有大幅上漲,最少也會漲一倍,而多的就是漲到3-5倍也不意外。但由於華東政府在開戰之前的準備充足,造勢也造得極高,加上不斷的戰場上取得勝利,因此給華東政府供應的商人們也不敢胡亂漲價,畢竟都怕擔個破壞戰爭,發國難財的惡名。

由其是在河湖根據地擊敗了清軍的4路進擊,迫使清廷不得不承認華東政府是獨立政府之後,不少商人的心裏也都有了一本帳,因為大部份人都看得出來,照這樣發展下去,改朝換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華東政府取代清廷,開基建國基本是不可逆轉,因此這時還不趁機和華東政府搞好關係還要等到什麼時候。結果到現在為此,給華東政府提供的所有物資最高的漲幅也隻有50%左右,平均漲幅隻有30%。

夏博海道:“那就好,大家怎麼看,如果英法兩國真的參戰,那麼我們要不要和英法聯軍打這一仗。”

秦錚道:“打,這一仗非打不可,無論這一次英法兩國的戰術訛詐也好,還是真的準備參戰,我們都應該和他們打一仗,否則以後其他國家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嚇唬我們,何況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完全和英法兩國有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