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預備會議(八)(1 / 2)

會談暫停了三天之後,俄國代表團終於正式向華東政府代表團道歉,表示自己建議清國大臣傍聽談判的提議確實不妥當,因此願意收回這個提議,並希望這次三方談判能繼續進行下去,開始進入正式談判的階段。

原來俄國的服軟,是受到了來自自己的盟友法國的巨大壓力。就在華東政府宣告退出談判之後,美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將詳細經過告之法國政府。而法國政府的官員們頓時都憤怒了,雖然法國政府己經決定,一但談判破裂,將和英國一起出兵參戰,但法國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還是華東政府在英法兩國的施壓之下,放棄賠款的要求,並達成和平協議。

而談判就這樣結束,是法國決不能接受的,盡管談判破裂是由華東政府提出,但始作俑者還是俄國,甚致有不少法國官員認為,這是俄國不想在談判中放棄更多的利益,於是有意挑恤華東政府,使談判破裂,目地就是想將法國拉下水加入戰爭,因為一但法國參戰,就必然會大力增加的對俄國進行支持,因此法國政府也認為有必要讓俄國知道,法國不是俄國可以隨意擺弄的。

於是法國政府迅速做出決定,要求俄國立刻沒法恢複談判。而且為了讓俄國知道,法國政府這次的態度是認真而堅決的,法國立即停止了對俄國的經濟援助,直到談判恢複為止,並且還表示如果談判就這樣破裂,法國將從俄國撤走大部份資金,同時中止法俄同盟。

其實在法國政府裏有相當一批官員一直都對俄國有相當不滿,一方麵法國現在是共和製度,而俄國還是君主專製,雙方在價值觀上就有極大的分歧;另一方麵兩國結盟之後,俄國就一門心思向遠東擴張,並且和德國似乎還維持著若近若離的關係,三皇同盟重新複活的消息也不斷的出現,這也讓許多法國人認為俄國與法國結盟,不過是利用法國牽製德國,好讓俄國騰出手來在遠東擴張,即然是這樣,那麼這個同盟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由其是現在,法國和英國的關係己大為緩和,雙方幾乎到了結盟的邊緣,因此俄國的戰略價值也大為下降,終止法俄同盟的聲音在法國也在漸漸的擴大。法國政府也決定,幹脆利用這個時機,逼俄國做出選擇。如果俄國選擇接受法國的要求,恢複談判,則表示俄國還重視法國的意見,而且法國也還能夠以經濟力量控製得住俄國,否則就說明俄國完全不考慮法國的態度,那麼這樣的同盟,不要也罷了。

收到了法國政府的通告之後,俄國政府也感覺到事態嚴重了,看來這一次真的把法國人給惹急了,雖然在俄國政府中也不乏有人高喊,法國無權幹涉俄國的自主行動,俄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決不能向黃皮猴子低頭,但大多數官員則對此保持沉默。

現在俄國的經濟完全是靠法國的輸血才能維持,一但法國中斷了經濟援助,俄國絕對撐不過一周;而且兩國結盟之後,法國的資本大量的湧入俄國,雖然法國在軍事上未必有俄國強,但在金融資本上卻是占有絕對的優勢,因此現在俄國的金融業己完全被法國資本滲透,其他項業也有相當部份被法國資本把持,一但法國撤走所有資金,那怕是隻撤一半,俄國就必然會全盤崩潰;而且法國終止與俄國的同盟,對俄國的打擊更大,盡管現在俄國還不時的和德國眉來眼去,沒有徹底破裂,但這並不表示俄國就願意回到三皇同盟,畢競在三皇同盟中,德國和奧匈帝國是一個鼻孔出色,俄國完全被孤立,隻能在巴爾幹半島問題上向奧匈帝國妥協。

於是俄國政府也進行了緊急的協商,而最終也隻能決定接受法國的要求,畢競現在是俄國對法國的需求,要大於法國對俄國的需求,於是俄國政府立刻下令在美國的俄國代表團立刻采取措施,恢複談判。

而接到了國內的命令之後,維特也明白大勢己去,盡管國內的命令沒有明說,但自己也隻能向華東政府低頭了,否則是不可能恢複談判的。於是維特才代表俄國,向華東政府道歉、並收回建議,要求恢複談判。

見俄國代表團終於低頭,華東政府代表團也就借梯下牆,願意參加談判,恢複三方會談。羅斯福總統也鬆了一口氣,盡管最後的結果基本可以預料到了,但三方會談還是可以按步就班的走下去,至少把程序圓滿的走完,不至於鬧成笑話。

當然對另一個當事方,就是清國的考察大臣,美國也不會放過。事實上如果不是清國的考察大臣跟著起哄,這場風波就要小多了。當然要對付他們就容易了,怎麼捏都行,不過美國也不要做得太過頭,因此隻是通過美國駐清廷公使,向清廷提出了嚴正的抗議,指責清國的考察大臣越權幹涉三方會談,而且還和俄國代表團有私下交易的嫌疑,要求清國盡快處理,這就是把球踢給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