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明錢道:“但這樣也有問題啊, 從目前的形勢看,這場戰爭最晚在今年也可以全部結束,我們和日本、俄軍簽定了談判條約之後,這些俘虜是肯定要被釋放回去的,那時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將會出現一個斷崖式的下降,而且在這短短8、9個月的時間裏,規模稍微大一點的項目都不可能完成,而所有的勞動力一下孑都撤走了,那麼這些未完成的項目怎麼辦?我們上那裏去找人填補這個勞動力缺口?”
眾人聽了之後,這才都發現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開發東北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先期肯定是以基礎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為主,而那一個項目也不是能在3、5個月內完成的,如果項目進行到一半,俘虜卻要被釋放交還回去,留下了爛尾工程不說,而且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賈振召道:“那麼在製定開發計劃時注意一點,所有項目的時間不要超過9個月,就算是大型項目,也是分階段完成,隻要把每階段的時間控製在9個月以內,就不會出現爛尾工程了。其實我認為工程時間還可以放寬一點,就是放到1年也沒有問題,畢竟就算是談成了和平條約,但執行起來也需要時間,而且我們還可以要求日本、俄國首將賠款付清再放人,怎麼樣也能拖上幾個月,也足夠我們完成了。”
遊明錢道:“賈委員的這個方案當然是可行的,但還是解決不了關建性的問題,首先是1年時間以內的項目,不會是什麼大項目,因此對開發東北的意義並不大,而且在戰爭結束以前,我們也不可能在東北地區上多少大項目,這些俘虜估計有一大半將從事支援戰爭的後勤工作,而真正的大規模開發東北,應該是在戰爭結束以後了,但到了那個時候,這些俘虜實際派不上多大的用處。東北地區勞動力缺少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啊”
賈振召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解決東北的人口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把這些俘虜用起來再說,總不能讓他們再吃幹飯了,白養著60多萬人,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啊。”
葉岩福道:“我到是有個辦法,如果我們能在戰場上取得明顯的優勢,那麼在戰爭結束的談判中,我們可以提高贖回俘虜的費用,給日俄兩國增加難度,迫使日俄兩國放棄俘虜,或者是放棄一部份俘虜。或者是讓日俄兩國采取分期支付賠款的方式,而將俘虜做為支付賠款的底押,這樣可以將這些俘虜留下來幾年的時間,夠我們一段時間的勞動力了。”
李三傑道:“這個不是問題,隻要我們在戰場上打得好,在談判的時候我有信心談成類似的條款。”
汪軍道:“不過這麼做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日俄兩國完全放棄俘虜,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俘虜身上我們也不可能漫天要價,而就算是把俘虜做為支付賠款的底押,最多也就是3、4年的時間,到時候東北的勞動力仍然是個問題。但我到是有個想法,大家來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可行的。按照我們的軍事計劃,會在日本登陸,對日本本土進行破壞,以削弱日本的戰爭力量,是不是。”
夏博海道:“對,這個計劃剛才己經說過了。你有什麼想法嗎?”
汪軍道:“抓人也算是破壞的一種吧。”
夏博海怔了一怔,道:“抓人?你的意思是……”
汪軍道:“我的想法就是借我們的軍隊登陸日本的機會,不僅僅是破壞,直接抓日本人填補東北的人口。反正抓人也算是對日本本土進行破壞了,而且我們抓的人有男有女,甚致可以連全家一起抓來,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抓一批青少年,就讓他們在東北組成家庭,徹底在東北生根。而且這對日本造成的危害性也是相當大的。比簡單的打砸搶燒要有效得多了。”
聽了汪軍的話之後,眾人也都陷入了思考中,汪軍的這個想法的可性。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等人也互相交換了幾個眼色,不過並沒有發言。
過了好一會兒,遊明錢道:“我同意汪委員的這個想法,這確實是解決東北人口的最好辦法,至少在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魯宏道:“太誇大了吧,我們能從日本抓多少人過來,就算是100萬、150萬,對東北的人口問題解決也並不大啊。”
汪軍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們估且假定從日本抓到100萬人,如果將這些人放在遼寧省,當然是杯水車薪,但如果把這批人投放到黑龍江省,就不一樣了,黑龍江省現在一共才140萬,這一下子就差不多快翻了一倍啊,對改善東北的人口當然是有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