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了閻海山部土匪,令張作霖收獲頗豐,僅是收障的土匪嘍囉就達120餘人,另外還有不少的糧食物資。這時張作霖部己收納了新的土匪成員近500人,因此張作霖在近期內不打算再出擊,而是先將新收納的土匪成員整編並訓練好。
和人民軍的這一個連在一起並肩作戰了兩個多月,張作霖也學到一些東西,由其是人民軍的訓練方法,讓張作霖頗感興趣,也在自己的隊伍中推廣,不過原來隊伍畢竟是張作霖的老班底,總不能完全推倒重來,隻能逐步的改進,而現在正好拿這批新收納的成員練練手。
不過就在這時,張作霖接到了人民軍的命令,要求他立刻率領至少2000的部隊,趕赴沈陽,參與護衛鐵路沿線的工作。
原來華東政府決定首先發動滿洲裏戰役,徹底擊敗俄軍,因此也立刻著手準備的工作,這時中東鐵路已經全線修複,可以通車,將在這次戰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不過鐵路的保護工作也被列入重點。
自從英法兩國宣布組成聯合遠征軍之後,日俄兩國也進入戰備,同時為了破壞人民軍的備戰和後勤供應,日俄兩國的間諜人員也向人民軍發起了十數次襲擊,由其是鐵路,成為日俄兩國間諜的重要襲擊目標,在一個月內己發動數次對鐵路的襲擊,不過人民裏的守備嚴密,加上日俄間諜人員能夠攜帶的炸藥有限,因此並沒有給鐵路造成大的傷害,僅有一次讓鐵路線出現中斷,但經過鐵路工程兵的搶修之後,僅僅隻中斷了5個小時,就又重新恢複。
不過現在人民軍的第2、3軍都集結趕赴哈爾濱,準備對俄作戰,盡管從駐守鴨綠江邊的第5軍調來一部份軍隊,但也不足以彌補2、3軍撤離之後的空缺,因此未來的鐵路防護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過這時青島方麵已經做出決議,在東北地區設立東北戰時管理委員會,負責在戰爭期間,全麵管理東北的軍政事務,由秦錚擔委員長,全權負責。
盡管這隻是一個臨時機構,但由於權力過大,隻能由夏、秦、肖、王、徐五巨頭出任,而夏博海是華東政府的一把手,肖建軍主管軍事,王雲鵬主管政務,是肯定不能動的,因此隻有在秦錚和徐濟超兩人選擇一人,但東北戰時管理委員會是全麵負責管理東北的軍政事務,而徐濟超不懂軍務,自然是隻有秦錚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了,而秦錚的職務,元老議院議長到是可以放一放,暫時由副議長接任。
而秦錚也沒有推辭,接授了這個任命,同時提議讓新任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省長都兼任副委員長。因為東北的工作開展離不開這三個省的配合支持,因此讓三個省的省長兼任副委員長,當然是可以更好的進行工作。
對秦錚的提議,行政院很快就批準,同時任命王勝、曾東三人出任遼、吉、黑三省省長。這三個人原來是擔任濟南、煙台、青島三市的市長,現在也算是晉升了一步。這是華東政府第一次正式設置省長的職務,本來在考慮三個省長的人選時,有一種意見是從行政院九部委屬的各部級機構中選擇,甚致可以直接由委員出任,因為東北三省的位置十分重要,既有經濟利益,又有地緣政治利益,必須要由得力人選出任。
不過經過討論之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意見,因為現在整個華東政府都沒有有相應經驗的人員,而且現在行政院的委員、部長都缺乏地方治理的經驗,最好是從幾個大城市的市長中選拔,不管怎麼說,他們畢竟是有管理地的經驗。另外這三個人的年齡都不大,都不超過40歲,這也算是對年輕幹部的曆練。雖然現在行政院成員的平均年齡隻有50出頭,做為政治人員,這個年齡可以用十分年輕來形容,但也有必要考慮接任者,畢競這一批中樞的官員的成長都有殘缺,下一步就應該循序漸進的培養。
秦錚將東北戰時管理委員會設在沈陽,上任之後秦錚就很敏銳的發現戰爭重啟之後,守備的兵力就不足了,因此秦錚才決定從東北地方的軍事力量中挖掘潛力。
在張作霖投靠人民軍之後,也帶來了巨大的連動效應,短短幾個月內,又有兩股東北的地方勢力馮麟閣、馬龍潭都先後和人民軍談妥,和張作霖一樣,作為人民軍的外編軍事力量。
馮麟閣、馬龍潭都是舊時空裏近代東北地區的風雲人物,在這個時候,這兩個人的資曆、聲望、勢力都還在張作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