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進攻的命令之後,雖然各部日軍都覺得這個命令不妥,畢競大量的炮兵陣地被摧毀,準備進攻的日軍都看得十分清楚,不過習慣於服從的日本陸軍還是選擇服從命令,因此三路日軍立刻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
雖然日軍先前的炮擊給人民軍的陣地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但畢竟炮擊的時間太短,破壞也很有限,因此盡管這次日軍投入進攻的規模要比上一次大得多,但過程和結果卻沒有多大的區別,在人民軍嚴密的防守和密集火力麵前,日軍很難對人民軍的防線造成大的威脅。
不過日軍發動進攻,還是讓羅嶽有些意外,因為按正常的思路,在己方的炮兵陣地遭到對方的打擊之後,並不適合發動進攻的,但日軍不但仍然發動了進攻,而且規模還不小,看上去並不像是試探或是牽製進攻,難到是日軍還有什麼後手嗎?
但觀察了一陣之後,羅嶽基本可以確定,日軍並沒有後手,這完全就是正常進攻,雖然這很不合情理,不過考慮到舊時空裏日軍不合情理的表現多去了,因此日軍現在的行為也並不算意外。
羅嶽沉思了一會,又看了看地圖,並詢問了艦隊的位置,然後下令,命出動無人機,偵察日軍陣地的俱體位置,又命令艦隊,準備開火射擊,再下令留守能登半島的2個海軍陸戰隊,以及新到的2個陸軍師都準備戰鬥。
原來在這個時候,羅嶽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到是可以利用日軍全麵進攻的機會,先用艦炮對日軍進行打擊,因為人民軍的艦隊火力可以覆蓋整個半島,隻是因為日軍隱藏得好,既使是用無人機也很難偵察到日軍的俱體位置,但日軍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進攻,則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海軍艦隊自然就可以展開打擊,而等艦隊打亂了日軍的陣式之後,人民軍再發動進攻,就可以一舉擊敗日本,取得一場重大勝利。
雖然這隻是羅嶽臨時起意的作戰計劃,因為在此之前羅嶽也沒有想到,日軍在失去火炮的支援之後,竟然還會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無意義的進攻,因此羅嶽在戰前也跟本沒有想到過,但這個計劃確實有很大的成功把握,畢競雖然人民軍的兵力不及日軍,但在偵察手段、火力等方麵都要遠勝於日軍。
不過這個突然起意的作戰計劃雖好,但要實施起來也並不容易,主要是準備的時間太少,既要偵察清日軍的陣地位置,還要自己的軍隊做好全麵進攻出擊的準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如果這個時候日軍停止進攻,重新潛伏起來,人民軍的這次全麵出擊就打不成了。
在2個小時之後,無人機將日軍陣地的位置全部偵察清楚,並傳給各艦隊,而艦隊也都調整好了射擊單元,隻等羅嶽下令。好在是這時日軍仍然在向人民軍的陣地進攻,雖然己經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但卻絲毫也沒有退卻的樣子。
而隻到這時,羅嶽才完全放下心來,自己的作戰計劃看來是成功在望了。於是立刻下令,命艦隊展開炮擊。
於是各軍艦立刻開炮轟擊,炮彈如雨點一樣,落到正在進攻中的日軍頭上,同時守衛在陣地裏的人民軍也火力全開,所有迫擊炮一起開火,向日軍發動猛烈的打擊。
頓時在人民軍陣地前沿300-800米的範圍內,發生了密集的爆炸,艦炮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大口徑火炮的威力巨大,一枚280毫米炮彈,殺傷範圍可以達到100米左右,而在炮彈落點10米以內範圍的日兵,可以被爆炸的衝擊波中飛起7、8米高。
而日軍雖然也吸取了一些上次進攻的教訓,將隊型分散,士兵之間的距離由2-3米擴大到4-5米,但還是不足,以人民軍看來,仍然十分密集,因為人民軍進攻時的距離隻保持在10-15米之間,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擴大到20米以上,隻有這樣才能將隊型充份的展開,減少敵軍單發炮彈的殺傷力,因此現在的日軍,還差得遠。
遭到了人民軍的炮擊之後,日軍不僅損失慘重,而且進攻也頓時被截斷,畢竟看到對方的炮擊區域,誰還會傻頭傻腦向裏衝呢?當然這也和日軍的心態變化有關,和上一次進攻相比,日軍的士氣鬥誌有明顯的下降,而且在自己的炮兵陣地遭到對方的打擊之後,更是進一步的削弱了日軍的士氣。
於是人民軍的火炮開始進行延伸射擊,將打擊範圍擴大到距離人民軍陣地1000-1500米的位置,而這個範圍已包括了部份日軍的進攻。隨後人民軍殺出陣地,向日軍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