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號退出了戰鬥,可以視為基本失去了戰鬥力,而可畏號、反抗號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可畏號是英國第2戰列艦分隊的旗艦,一發海紅旗9導彈擊中指揮室的下部,造成了指揮室的傾斜,並壓在前主炮的炮塔上,造成炮塔無法轉向,而指揮室裏的人員也是傷亡眾多,特別是艦長馬丁內斯身受重傷;另一發海紅旗9導彈落到後主桅杆前爆炸,將後主桅杆連根炸斷,在倒下時又砸到煙囪上,將一根煙囪也砸倒了。
而另一組的兩發海紅旗9導彈全部落在反抗號的前甲板上,相距不足10米,兩發導彈疊加的爆炸造成前主炮的炮塔損壞,艦首甲板幾乎全毀,並燃起大火,而側舷大麵積開裂滲水,幸好是還沒有波極到炮塔下的彈藥庫,沒有造成連鎖爆炸,但就是這樣也傷損嚴重。
三艘可畏級戰列艦一退二傷,在昆明艦上指揮戰鬥的韓超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而這時人民軍北艦隊的戰列艦己經進入自己的射程,在直升機的指引下,向遠征軍艦隊展開射擊。
這時遠征軍艦隊己經發生了混亂,因為人民軍的這種打擊手段實在太令人恐懼,現在己方己有5艘軍艦遭到打擊,那麼下一個將會輪到誰?其實如果是雙方在海上拉開戰列線對轟,那怕是人民軍軍艦的射程遠些、命中率高些,也不會讓遠征軍艦隊感覺到如此恐慌,但現在誰都不知道這打擊是從那裏來的,又怎樣躲避,人民軍還有多少這樣的打擊手段,自然就心慌。
而且旗艦被擊沉,也沒有指揮官,其他各艦隊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是進是退,都沒有人下命令。其實在遠征軍艦隊成立時,對指揮的移交是有相當詳細的規定,如果指揮官陣亡或失去指揮能力,由同艦的代理艦長接替指揮;如果旗艦愛德華七世號沉沒或失去戰鬥指揮能力,由共和國號接替指揮,共和國號之後,由可畏號接替指揮。
按說這個布置不能算是不周密了,但現在愛德華七世號、共和國號正在下沉中,可畏號也遭受重創,艦長馬丁內斯身受重傷,代理艦長還沒有確定下來,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安裝了無線電的軍艦突然發現,無線電不能用了,耳機裏隻有“茲茲”的電流聲,信號傳不出去,也收不回來,因此整個遠征軍艦隊的中樞指揮完全癱瘓下來。
沒有了指揮,其他各艦隊也不知道該如何行動才好,但在這時候,決不能無所事事的等著,因此各艦隊也隻好自行其事,采取自己認為是最適當的應對方式。
首先是英國艦隊決定向人民軍發動進功,現在英國艦隊還有2艘可畏級,5艘威嚴級,4艘鄧肯級共計11艘戰列艦,實力並不弱,而且英國海軍畢競有200餘年的輝煌曆史,逢敵必戰的信念己深刻在每一個英國海軍的心理,那怕是戰敗,也不能墮了英國海軍百年的榮光,雖然不知道這打擊從何而來,但看得見的敵人卻就在眼前,而無線電不能用,還有旗語信號,因此威嚴號的艦長麥克馬納曼掛出了“接管艦隊”、“進攻”的旗語,然後率領5艘威嚴級戰列艦,向人民軍艦隊衝去。
而其他2艘可畏級戰列艦,4艘鄧肯級戰列艦見了,也都向人民軍艦隊發動進攻,而且可畏號的代理艦長內維爾,反抗號的艦長麥克利尼也都沒有從威嚴號那裏要回艦隊指揮權,因為這兩艘軍艦均遭受了重創,很難保證在後麵的戰鬥中萬無一失,如果真被擊沉或失去戰鬥力,又要移交指揮權,還不如就讓目前還基本完好無損的威嚴號接管艦隊的指揮。
法國海軍雖然沒有英國海軍的輝煌曆史和榮光情結,但法國人的驕傲卻是不次於英國的,本來法國艦隊的司令吉諾爾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但看到英國艦隊向人民軍艦隊發動了進攻,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因此也打出了“全軍進攻”的旗語,然後率領艦隊發動進攻。不過比英國艦隊晚了一步。
不過俄荷兩國的海軍可就沒有這樣的勇氣,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撤退。
荷蘭本是小國,昔日海上馬車夫的光榮早己隨風消逝了近300年,現在的荷蘭人在心態上己完全以弱國小民自居,絲毫也沒有祖上曾闊過的覺悟,在遠征軍裏完全就是跟著站腳助威,現在這個時候還不退,等什麼?而且荷蘭的家底也確實不豐厚,攢出這麼一點海軍實力,也的確不容易,那能都交待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