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僅僅隻過2天,華東政府亮出了自己的反製措施,宣布了3條決議。
1鑒於以英法兩國為首的遠征軍五國對華東政府采取貿易禁令,華東政府決定將對英法俄日荷5國所有商船采取扣壓措施,如有敢於反抗或逃竄的商船,將給予擊沉;
2全麵封鎖日本本土,即日起所有國家船隻均不得停靠日本港口,凡進入日本沿海12海裏船隻,華東政府將對其采取驅離措施,如拒絕被驅離,華東政府將扣壓船隻,甚致擊沉;
3華東政府將組建艦隊,三天內出航,進攻爪哇,英法俄日荷5國所有海外殖民地,均為華東政府的攻擊目標,華東政府將根據實際情況,而對英法俄日荷5國的海外殖民地進行打擊。
這3條決議當然就是針對英法兩國為主的遠征軍五國,對華東政府采取貿易禁令而製定。由其主要就是針對英法兩國。華東政府並沒有如英法兩國所預想的那樣,以打擊兩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為反製手段,因為這種打擊對英法兩國的影響並不大,相反還會造成中國的經濟危機,華東政府當然不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因此反製手段必須是抓住對方真正的軟肋才行。
正如華東政府的軟肋是物資供應緊張,而英法兩國的軟肋除了本土之外,就是他們海外殖民地與貿易,華東政府就針對這兩條下手,才是精準的反製手段。雖然以目前華東政府的海軍活動範圍,主要還是集中在亞洲海域,確切的說是東亞、東南亞海域,最遠也就是爪哇,不會越過馬六甲海峽,但這一帶海域是英法兩國的商船活動最頻密的海域之一,包括歐亞大陸的海上貿易、非亞大陸的海上貿易、美亞大陸的海上貿易、以及南亞次大陸的海上貿易,都從這裏經過,因此華東政府的海軍隻要能夠限製英法兩國的商船在這一帶海域的活動,對兩國的經濟就是重大打擊。而且英法兩國在東亞、東南亞地區都有大量殖民地,一但華東政府對這些殖民地進行無差別打擊,英法兩國將要承受的損失要遠遠超過在中國的那點商業利益。
當然,這並不是說隻要華東政府打擊英法兩國的海外殖民地與貿易,英法兩國就會立刻服輸,隻是這樣耗下去,英法兩國就未必有勝算了。一來是英法兩國的損失巨大,二來華東政府可以通過扣壓商船、沒收貨物的方式補充物資,緩解自己的物資危機。
而且華東政府可不僅僅隻是打擊英法兩國,對日本、荷蘭也沒有留情,日本是個島國,物資供應全靠從海外輸入,由其是現在日本的國內經濟幾近全麵崩潰,完全就是靠外部的輸血才能免強維持下來,因此華東政府全麵封鎖日本,可以徹底斷絕日本的物資輸入,也就是對日本進行極限施壓,迫使日本盡早認輸。如果日本肯認輸的話,那麼華東政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過無論是打擊英法兩國的海外殖民地與貿易,還是全麵封鎖日本,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至少也要幾個月,因此華東政府的主要突破口還是落到荷蘭身上,這也和之前夏博海、秦錚的構想一樣。而且對荷蘭也沒有那麼多麻煩事,華東政府直接釆取進攻爪哇,武力威脅的方式。
荷蘭是遠征軍五國中實力最弱的,在遠征軍艦隊全軍覆沒之後,爪哇的安全保障實際也就是形同虛設了,而且華東政府還有張振勳家族這樣對爪哇的情況熟悉,並且在當地有相當影響力的人員支持,因此華東政府進攻爪哇的成功機率極大。
當然華東政府的目地並不是真的要占領爪哇,而是以此來迫使荷蘭倔服,現在爪哇地區是荷蘭最主要的海外殖民地,但並不限於爪哇島,還包括蘇門達臘島、蘇拉威西島、新幾內亞島和加裏曼丹島的大部份,以及周邊的一些群島地區,是以爪哇島為核心,因此荷蘭政府決不可能對爪哇無動於衷,看著爪哇島被人民軍攻占,那麼就隻能向華東政府妥協了。而這樣一來華東政府也就實現了突破。
不過凡事也不能絕對,萬一荷蘭政府強硬到底,拒不妥協,或者是荷蘭政府雖然妥協,但其他4國依然強硬,那麼華東政府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也就是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區,這些地區的麵積雖不算大,但卻是法國最重要的殖民地,由其是越南,不僅物產豐富,而且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諸多的優良港口,華東政府計劃采用海上突擊,摧毀法國殖民地的港口和沿海城市,給法國製造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