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兩個議題的內容和說明文件下發之後,在元老議員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每個議員都清楚,這兩個議題的份量,因此也都十分認真的閱讀這兩份文件,了解其中的內容,並考慮是否符合整個穿越集團、自己所代表的團體,以及自己個人的利益。
而就在第二天,王雲鵬來到元老議院,首先闡述了行政院提出這兩個議題的原因。
首先是說明諮政院,在第一個五年周期,華東政府擁有的地盤實際隻有山東省,人口3500萬左右,因此隻靠6000多穿越者也是能夠可以較好的控製局麵,既使是施行集體獨裁,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在遠東戰爭之後,華東政府控製的地盤和人口都呈倍數的增漲,再想隻靠這區區6000多人,想要控製這麼大的地域,這麼多的人口,當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華東政府在這個5年周期的目標是建國,一但建國之後,地盤和人口又會有進一步的增加,就更是不可能靠這些穿越者來控製,肯定要從本土歸化民中選拔一部份人來協助穿越者進行管理,而權力自然也是必須要放出一部份去的。現在軍隊中,本土歸化民己經開始擔任團級的軍官,或者在海軍中擔任中小軍艦的艦長,這已經是中高級的軍官了,而在行政體係中,也己有本土歸化民出任縣長,因此在日常中,華東政府的權力實際已經放出去了。而且隨著華東政府的擴大,肯定還會再在晉升。
權力一但放出,再想收回來就難了,而且也不可能收回來,因為現在穿越者根本就管不過來,盡管目前獲得權力的本土歸化民都是政治可靠,而且對華東政府絕對忠心的,但在此之前,他們都隻是在穿越者的指導下行事,而在真正掌握了權力之後,會發生什麼變化,誰都難以預料。
但有一點的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沒有權力的時候還好,一但獲得了權力,就必然會追求更高的權力,就算這一代的本土歸化民也許會因對穿越者的感恩之心,布可以滿足現在的權力,不會再有更高的要求了,但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代必然會追求更高的權利與空間,這是由於二代人、三代人的起點不同,第二、三代人對穿越者的感恩之心會逐漸遞減,而對自身權利的要求自然是會更高,對權力的訴求自然也不同。
麵對這種訴求,一味的靠壓製當然是不行,因為穿越者才有多少人,根本也壓不住,穿越者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擴大,而且對於龐大的中國,穿越者的人數就算是再擴大幾倍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此與其到了矛盾激化的時候再行補救,還不如在穿越者還能掌握局麵的時候,主動讓出一部權力,並製定出一套對穿越者相對有利,但同時也給了本土歸化民一定上進的空間的規則製度,大家在同一種規則製度下行事,分享權力,然後各憑本身的能力尋求發展,畢競中國這麼大,既使讓出一部權力給本土歸化民,剩下的也足夠穿越者用了。
成立諮政院,招開諮政會議也就是向這方麵跨出的第一步。
接下來,王雲鵬又介紹【元老權益保障條例】。首先王雲鵬明確界定幾個稱呼正確含義及用法。
元老,專指6357名穿越人員。其他所有人,包括在本時空出生的穿越者後代,即使是父母雙方都是穿越者,但隻要是在本時空出生,均不得使用元老的稱號。而對於忠誠於華東政府,並且對華東政府的成立、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本土歸化民,可以用元勳來代用。
其實華東政府早就確定穿越者都被稱為元老,但並沒有形成是對穿越者的專用稱號,而這一次是以立法的形式,將“元老”這個詞進行專有定義,成為穿越者特有的稱號,以示與本土歸化民的區別。
元老後裔,指元老在本時空的直係血緣關係的子女,也包括沒有血緣關係,但在相關部門辦理並注策的領養手續,確定領養關係的養子女。如有穿赳者既有直係血緣關係的子女,也有領養子女,則均可以算元老後裔。但領養子女,必須是孤兒才能獲得元老後裔的身份,否則既使辦理了領養手續,也不能獲得元老後裔的身份。如果元老確定,解除子女關係,則不在享有元老後裔的身份。
將領養子女也算做元老後裔,一來是符合舊時空的習慣,二來也是照顧一批穿越的時候年齡較大,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沒有直係血緣關係子女的元老;另外也是擴大元老後裔的規模。雖然穿越己經發生了7年的時間,但現在元老子女隻有1300多人,當然隨著華東政府的穩定和擴張,預計在這個5年周期內,元老子女會有一定較大的增漲,但元老的基數畢競隻有那麼多,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元老子女的總數都不會有突破性的增加,如果加上領養子女,則可以在短時間內,増加元老後裔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