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此時卻是微撚短須,在那兒沉吟不語。
曹爽有些急了,拱手道:“方才確實是怠慢中書了,爽在這兒給中書賠罪了,還望中書不吝賜教,爽感恩不盡。”
劉放沉聲道:“某等身為社稷之臣,當憂社稷之事,先帝在世之日,便立有藩王不得幹政之諭,燕王曹宇是為藩王,卻任大將軍首輔大臣,於律不符。夏侯獻平庸無能,曹肇秦朗則為奸佞之輩,此數人輔政,皆非社稷之福。某雖不才,但為曹氏江山社稷,也斷不能聽之任之,願拚死上諫陛下,請陛下收回成命,撤除曹宇等四人輔政之職,嗣皇年幼,顧命大臣非昭伯莫屬。”
曹爽一聽,暗暗竊喜,不過他還是麵帶憂色地道:“陛下才識明斷,如此安排,必是經過深思熟慮,中書進諫,恐怕好難改陛下心意。”
“富貴險中求,成敗之事隻在今夕,難不成昭伯自甘認命,情願坐以待斃?”
“某當然不——中書進諫,某自當鼎力相助,隻是不知中書要我做什麼?”
劉放道:“方才我欲進宮麵聖,在嘉福門外,便遇到守宮門的羽林郎攔阻,疑是燕王安排,如果昭伯能調開宿衛,此事便成。”
曹爽再度抽劍,厲聲道:“小小的羽林郎也敢如此張狂,他們敢阻攔,某必殺之!”
劉放一把按在了他握劍的手上,道:“昭伯勿要衝動,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節外生枝,因小失大。”
曹爽還劍歸匣,豪氣地道:“好,我這便護送二位中書進宮,好歹某現在還是武衛將軍,就算是燕王的人,也歸我調度,看他敢不讓路。”
劉放大喜,道:“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出發。”
於是三人相偕離了九龍殿,直奔嘉福門而去。
九龍殿距離嘉福門並不太遠,走路也就大概一柱香的工夫。
曹亮雖然成功地阻擋了劉放和孫資,但曹亮覺得劉放孫資定然是賊心不死,一定會再想辦法進宮的,畢竟這事關係到他們的仕途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他們肯定是不會輕易就放棄的。
果然不出意料,隔了沒有半個時辰,就瞧見遠遠地過來三條人影,正是劉放和孫資,在他們的身旁,還有一人,身著甲胄,曹亮卻不識的。
張統卻是神色一變,暗暗低呼道:“這下可糟糕了,他們搬來了武衛將軍曹爽,這回子明你可是攔阻不得了。”
曹亮了然了,這曹爽定然是被劉放孫資忽悠了,所以才會出手相幫。
曹爽啊曹爽,你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劉放和孫資這是把你往斷頭台上送啊,你還猶不自知,為虎作倀。可惜的是,曹操一世梟雄,打下的這鐵桶江山,最終就是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來不及曹亮多做思量,曹爽與劉放孫資已經是來到了近前,曹爽手握劍柄,傲然地睥睨了曹亮張統一眼,道:“方才便是你二人攔阻二位中書進宮的?”
曹亮拱手道:“正是卑職。”
曹爽重重地哼一聲,斥道:“好大的膽子,二位中書有急務在身,要進宮麵聖,若是因此而耽擱了,你吃罪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