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見司馬懿(1 / 2)

這對銅駝已經有些曆史年頭了,相傳是漢武帝為了紀念開通西域而鑄造的,高達三米,做工精良,栩栩如生。

當然,銅駝最先擺放的位置並不是在洛陽,而是在長安,曹叡即位之後,大修洛陽城,所以這對銅駝才從長安搬家到了洛陽。

由於銅駝既高且重,光是一路上的運輸,就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耗時達半年之久,堪稱是勞命傷財。

銅駝移到洛陽之後,被安放在了閶闔門外,於是閶闔門到宣陽門的這條大街被稱之為銅駝大街,是洛陽極盡繁華之所。

曹亮從司馬門繞行入宮,將馬拴在了止車門內的拴馬處。

羽林郎每天守衛的宮殿也並不是固定的,點卯之後,曹亮被安排到了九龍前殿當值,不過很巧,今天和曹亮搭檔的,依然還是羽林郎張統。

張統笑嗬嗬地和曹亮打招呼,休息了一晚,看起來張統的精神頭還是不錯的,張統的年紀和曹亮相當,也是二十剛出頭,年輕人的精力確實很旺盛,那怕是值了一天的班,休息一晚就能恢複過來。

“聽說昨晚上陛下的病情又加重了,太醫們整夜都在嘉福殿外伺候著,戰戰兢兢,恐怕今天陛下是難逃大限了。”看看四下無人,張統壓低聲音對曹亮道。

這家夥,小道消息還真是特別的多,曹亮真是服了他了。

曹亮漫不經心地支應了他幾句,腦子裏還在想關於曹叡托孤的事,現在顧命大臣的班底已經基本確定了下來,那就是以曹爽為首,司馬懿為輔的二人輔政格局,原先曹叡定下的,以曹宇等五人的輔政班子,恐怕已經是黃了。

這恐怕就是劉放孫資昨天進宮進諫之後所催生的結果。

表麵看來起確實如此,但曹亮昨天傍晚與曹叡相遇之後,卻讓他又萌發了另外的想法。

劉放和孫資真得能夠說服曹叡嗎?

對於這一點,曹亮是深表懷疑。

那怕隻是短短的接觸,曹亮已經對這個睿智的皇帝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曹叡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如果真得能被劉放孫資三言兩語就忽悠了,那曹叡的諡號就該改改了,配不上明帝二字了。

曹亮相信,不管曹叡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那都是曹叡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就算他最終決定用司馬懿做輔臣,也必定是曹叡權衡再三的考量,有著不得已的原因,而絕不是心血來潮的舉動。

現在司馬懿又在何處呢?

史載司馬懿接到詔命之後,乘追鋒車晝夜兼行,從白屋到京城,四百多裏,一夜而至。

敢情司馬懿為了上位,也是足夠拚的,都六十多歲的人了,一夜狂行四百裏,那把老骨頭居然沒有折騰散架了,還真是一個奇跡。

曹亮一邊思索著,一邊眼角的餘光,始終地瞥向止車門方向。

“來了!”他看到止車門內車影人景晃動,暗暗地低語了一聲。

“誰來了?”張統納悶地道,他也順著曹亮的目光向止車門那邊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