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兵南下永遠是鮮卑人不變的宗旨,畢竟草原大漠的條件極為艱苦,如果遇到災年的時候,整個部族都很有可能熬不下去,如果不南下去中原進行劫掠的話,他們都有亡族滅種的可能,他們南下的行動俗稱是打穀草,也就是有補充糧草所需的意思。
但拓跋力微的心思卻遠不止打穀草這麼簡單,他去過中原,見識過中原的繁華和富庶,自然是羨慕不已,而草原大漠十分的貧瘠,雖然地域遼闊,但許多地方極為地荒涼,族人們的生活也是極為的困苦。
拓跋力微主宰草原之後,便有心思帶著族人們向南遷徙,帶他們過上富足的好生活。
但中原地帶一直被漢人們所占據,鮮卑人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幾乎是沒有什麼可能的,如果不能霸占中原的領土,那麼就算他們到了中原,也隻能是給漢人當奴隸,這顯然是拓跋力微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拓跋力微想要南下,就必須要擊敗曹亮這個強敵,而拓跋力微以和為進的策略失敗之後,雙方已經是勢同水火,既然並州軍那邊所有防備,那麼拓跋力微想要南下,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東部鮮卑敗亡之後,宇文莫槐和段日陸眷先後投奔了拓跋力微,而且宇文莫槐還是拓跋力微的女婿,一個女婿能頂半個兒,宇文莫槐攜殘部歸降了拓跋部,也使得拓跋力微實力大增。
為了能夠順利地南下,拓跋力微將王庭遷回到了盛樂,並集中兵力到了盛樂平城一帶,擺開了隨時準備對並州用兵的架式。
但說到真正進犯並州,拓跋力微畢竟心裏還是沒有多少底的,盡管曹亮的主力現在並不在並州,但拓跋力微還是沒敢輕舉妄動,他派出了大量的斥侯細作潛入到並州,去查探並州的情況,做到心中有底。
但就在拓跋力微對並州虎視眈眈之際,朔方的劉淵卻突然地發難,東渡黃河,侵入到了並州。
“真是後生可畏啊!”拓跋力微感歎之餘,下令拓跋沙漠汗率兵南下,逼近雁門郡,瞅瞅形勢,如果劉淵能在並州搞出什麼名堂來,拓跋力微也準備趁勢入關,來分一杯羹。
但前方的戰事形勢變化極快,還沒等拓跋力微動手呢,就得到了劉淵兵敗的消息,拓跋力微在慶幸自己冷靜的同時,也為劉淵擔心。
盡管說鮮卑和匈奴人是世仇,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劉淵兵敗,讓拓跋力微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而且拓跋力微也有自己算計,如今劉淵已成喪家之犬,但好歹也還是有些爪牙的,如果自己能把他拉攏過來,倒也不失為對付曹亮的急先鋒。
所以拓跋力微給拓跋沙漠汗下令,要他密切關注劉淵的動向,如果劉淵逃往塞北的話,就需要出手援助,將他拉入到自己的陣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