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1 / 3)

呂夫人是過來複診的, 前幾天冉媽給她開的藥確實有效。藥有效,她身體舒服了,睡眠也就好了起來。睡眠好人精神自然也好, 呂夫人麵色都紅潤了不少。

“田大夫,我沒想到周銘和李三芳會做出這種事來。說實話,這事跟我有些關係,我向你們道歉。”呂夫人怎麼都沒想到周銘會因為冉家人醫術厲害, 就想要傷害他們。周銘會這麼做, 多多少少跟她讓呂管家找人在外麵宣傳冉家人的醫術和揭發周大夫醫術不好有關。周銘把傳播這些話的人安在了冉家人的頭上,要不是冉家人會些武術,那晚他們家就要遭受到傷害了。

對此,呂夫人是真的心存愧疚和後怕。冉家人救了她兒子,她差點讓冉家人出事。幸好冉家人沒事, 不然她心一輩子都會不安。

“這事跟夫人你沒多大關係, 夫人不必愧疚。”冉媽搖頭道, “即使你沒有讓呂管家做這些事,周銘和李三芳還是會嫉恨上我們的。”

對於周銘和李三芳的為人,冉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冉家人動搖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肯定心存怨恨的,有沒有呂夫人讓呂管家對外宣傳都一樣。隻是她也沒想到周銘和李三芳會做出想要打殘他們手的惡毒事來。

“呂夫人,你身體好多了, 我給你減少些藥材的劑量, 清洗方法不變,繼續服藥三五天, 你的身體應該就能痊愈了。”冉媽仔細診著言雅萍的脈搏說道。

“好的, 謝謝田大夫, 真的是太謝謝你了。”見冉媽真的沒有在意周銘和李三芳的事, 言雅萍才放下心來。聽了冉媽的診斷結果,她心裏很是歡喜。沒想到反複折磨了自己三四年,讓人難以啟齒的病這麼快就要被治好了。田大夫的醫術比京中一些名醫的醫術都要好。

在京城的時候,她也曾找過趙太醫的孫女趙使君看過診。

趙使君在京中負有盛名,很多人都說她學醫極有天賦,完全得了趙太醫的真傳。宮中的皇後也常越過宮中的女醫讓她進宮給她診斷身體,因此找趙使君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不過趙使君這人有些孤傲,一般人找她看病她根本就不看。言雅萍之所以能讓她答應看診,完全是因為永安伯府嫡長女呂微雨的原因。

呂微雨和趙使君私交甚好,算是趙使君入門的小師妹。有了這層關係,趙使君才願意給她看診。

隻是當時呂微雨告訴她趙使君同意給她看病的那種‘你能看上病全靠我’的施舍眼神,讓她心裏一直窩著火。

為了身體,她一直忍著,受了呂微雨不少的氣。

早知道田大夫醫術這麼好,她當初還找什麼趙使君?趙使君醫術跟田大夫比起來根本就沒得比。田大夫的藥她才吃了幾天身體就有了好轉,趙使君給她開的藥她連續吃了一個多月才有了些效果,且效果沒持續幾日,她的病情就又複發了。

什麼醫學天賦極高,也不過那樣。

因為肅王體弱多病,這幾年京中貴女盛行學醫,目的無非都是想成為肅王妃。言雅萍現在想想,趙使君醫學天賦極高的盛名裏麵含的水分估計挺足的,她的目的應該也跟京中的貴女一樣。

“不用客氣,作為一個大夫,病人能痊愈我也是很開心的。”冉媽笑道,拿起筆重新給言雅萍開藥方。

看到藥方言雅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田大夫,我聽說慈安堂以後都不給拿其他大夫開的藥方的人抓藥,這事你們知道了嗎?有解決辦法嗎?”

慈安堂這一行為擺明了針對冉家人,是逼迫百姓隻能在慈安堂看病的下作手段。她是縣令夫人,慈安堂再怎麼豪橫,藥還是會給她抓的,但其他百姓拿著其他大夫開的藥方,是肯定買不到藥了。

對於慈安堂這樣齷齪的做法,言雅萍也是憤怒的很,但也無可奈何,因為慈安堂的做法沒有違法,官府想管都管不了。除非有別的人來鄴縣開醫館,不然以後來找田大夫他們看病的人會很受影響,抓不到藥的情況下隻能選擇去慈安堂看病了。

“隻好讓他們去長平縣或者附近其他縣城的藥館抓藥了。”冉媽說道。他們手頭上目前隻有六七十種常見的藥材,普通的病症開藥方沒問題。若真的有病人需要用到其他藥材,他們可以去其他縣城抓藥,並沒有多大影響。

“田大夫,你可能對其他縣城的藥館不了解。”言雅萍一聽冉媽的話,就知道她不了解慈安堂,也不了解其他縣城的藥館,趕緊跟她說道,“長平縣以及周邊的幾個縣城的藥館都跟周家有關。那些藥館的大夫都是出自周家的。哪怕錦州府的藥館,也有不少是跟周家有關的。慈安堂不許把藥賣給不是在慈安堂看病開方的人,長平縣及其他縣城的藥館也會這樣做的。這樣下去,不僅鄴縣的百姓因為買不到藥的問題不找你們看病,其他縣城的百姓也會因此隻能選擇在藥館裏看病。”

冉媽聽了,皺了下眉頭。如此一來,藥材確實是個問題了。她想了下,等蛔蒿裏的山道年都提取完了,他們或許該去一趟錦州采購一些藥材回來。錦州是大城市,藥材商應該是有的。

“田大夫,說起來慈安堂這樣做跟我也有些關係。藥材的事,我想辦法幫你解決。我京中的兄長是行商的,他在京中開了一家藥材鋪,我可以讓他送一批藥材過來。”

言雅萍是商賈之女,不過言家在京城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巨賈,隻是略有資產而已。雖然呂安隻是永安伯府的一個庶子,但以言雅萍商戶女的身份地位,按理來說她是不可能以正室的身份嫁入永安伯府的。

她能以正室的身份嫁入永安伯府,全都是永安伯府老夫人,呂安的嫡母促成的。

自呂安的父親,前永安伯去世後,呂安的嫡母梁氏就處處刁難起呂安和他的親生母親肖氏。呂安書讀得好,有才華,梁氏怕他以後青雲直上,被京中大官看重招為女婿,便打算隨意給他配個小門小戶的官家女,絕了呂安靠娶妻攀上大人物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