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顛簸,終於在下午的時候到了寶源縣城。
郝維明此刻的心情就十分煩躁了,心裏發了狠,以後要是有實力了,一定得花錢把寶源縣到家裏這段該死的泥路鋪上四十公分厚的水泥。
丫的,到處是坑坑窪窪,幾個小時下來屁股都快抖得開花了,坐個“敞篷車”竟然抖得他早飯差點吐出來。
駛入寶源縣城,路就變得平整了,牛軍把車開到寶源縣中學旁邊。
此時的寶源中學並沒有擴建,總共隻有三棟教學樓,一棟學生宿舍,男生和女生住在同一棟宿舍的不同樓層,教師宿舍則是旁邊的瓦房。
四棟樓都是高三層的建築,在當時的大多是磚瓦房甚至木製瓦房的寶源縣城,這樣的三層磚瓦樓就是地標。
能一眼看出那裏是不同凡響的地方。
寶源中學其實是一座曆史很是悠久的老校,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畢業於北大的物理係高材生婁元晾是這所中學的首任校長,先後又有陳材茂等十餘位校長把寶源中學推向一個又一個輝煌。
寶源中學前身是寶源縣初級中學,五八年增辦高中,而後改名為寶源中學。
說起來,這裏竟然在83年的時候出過一位巴蜀省文科狀元,那位文科狀元日後在某大學任副校長。
此時恰逢開學,通往寶源中學大門的狹窄道路已經被家長和學生組成的人流擠滿,一個個手提著大包小包,背上背著捆紮好的被褥,還有背著背簍的,牛軍的拖拉機根本進不去。
這拖拉機立刻就引來了路人們的圍觀。
七十年代末,拖拉機在寶源這種地方還是個稀罕玩意,要是能坐上一趟拖拉機,就感覺跟坐飛機似的。
看到拖拉機後麵拉三個娃,而且人家拖拉機明顯是給這三個娃送過來的,就對著郝維明他們好一番打量。
那時候拖拉機基本是公家的,因為私事坐上拖拉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竟然有拖拉機給三個學生娃直接送到學校來了,這怎不引起好奇。
拖拉機這時候速度太慢了,郝維明不想這樣一直被人當猴一樣圍觀,就一下子跳下車,對牛軍揮下手,“牛哥,沒剩下幾米了,你就停這兒,我們自己拿東西進去就行。”
“好。”牛軍被堵得也是沒辦法,立馬停了車。
然後陳衛東也跟著連忙翻下了拖鬥,郝維惟就在上麵幫忙往下遞東西,郝維明和陳衛東就在那裏接。
老三郝維惟挎著三個人的書包,手裏提著一大堆東西。
郝維明和陳衛東把被褥大包小包,能往背上背的都往背上攬,能提手裏的提手裏,兩個人都被壓彎了腰。
郝維明感覺到太久太久沒體驗過的身負重擔的滋味。
好在是大小夥子的年紀,身板與力氣十足,如果是五十來歲,背上壓這麼多東西,早就捂著老腰,狂嗑彙源腎寶片了。
耳邊還能響起那熟悉的廣告詞:腎虛,也許就是在過度勞累之後,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體被掏空。
“我幫你們拿一些送你們進去吧!”牛軍就準備從郝維明背上攬過來被褥。
郝維明擺擺手,嘴巴稍直指拖拉機,“牛哥,你拖拉機在這兒呢,沒人看著怎行,你直接回去吧。我們宿舍離得也不遠,就幾步路功夫。
別你送我們過去,出啥問題就麻煩了。”
牛軍揚了揚手裏的拖拉機搖杆,“車鑰匙在手裏呢,誰開的走。就算我把這東西扔車上也沒幾個人能玩得轉這東西的。”
這倒是實話,還真沒幾個能玩得動拖拉機。
郝維明笑著點點頭,一下把自己手裏東西遞給牛軍,調侃道:“那牛哥你就把你車鑰匙扔車上唄,我們賭個五毛錢,等會兒出來看看有沒有人玩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