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草原決戰(二)(1 / 2)

金旋聞言,命在軍陣西側樹旗招降。北胡士兵此時群龍無首,惶恐無依,知道突圍無望,隻好據地堅守。忽然看見中國樹旗招降,因向來未聞中國招降胡兵,皆心存疑慮。胡兵中有精明者,知道抗拒已無生還希望,投降或有一線生機,出軍陣投樹旗處,棄械投降。有人帶頭,胡兵紛紛出降,五十餘萬胡兵降者近四十萬。頑固反抗者皆被中國兵團殲滅。

黃忠所部精騎緊緊追趕左賢單於,用當初趙雲擊殺前大單於之策,追趕途中用強弩擊殺北胡士兵。追擊未及二百裏,左賢單於身邊親兵隻剩下二千餘人。左賢單於見黃忠所部行軍速度迅速,知道不能幸免,想起前單於被俘慘狀,命令親兵分頭逃散,自殺身亡。

此次戰役中國士兵犧性二十餘萬,擊殺北胡士兵一百七十餘萬,北胡兵投降者四十多萬。降兵被諸葛亮安排到礦山服役,直到終老。

北胡一戰,幾乎全軍覆滅,金旋命關羽等輕騎兵團,分八路剿滅北胡殘餘勢力,未及半年,北胡全境並入中國版圖,北胡諸族滅亡。

金旋在北方設立北胡東郡、北胡西郡,置官管理,建造郡城。將北胡草原劃分為若幹牧場,遷北方邊郡民眾二十餘萬赴草原,鼓勵漢人娶胡女為妻。又在設立學校,傳播中原文化。若幹年後,北胡兩郡民眾逐漸被中國同化。

北胡決戰結束以後,諸葛亮等建議暫時休兵,大軍分兩班輪崗,每班一年,非輪值一班可以回鄉探親。此舉受到廣大士兵和百姓的歡迎。因為金旋對異族士兵成見較深,因此此次輪休沒有考慮高麗士兵、苗族士兵。

苗兵自從雲南一戰歸降金旋以後,在沙摩珂的率領下轉戰南北,立下許多戰功。因為病亡、戰死等原因,六萬苗兵剩餘不足四萬,由沙摩珂統領駐守安定。

苗兵分為四隊,每隊近萬名士兵,有四名苗族將領統帥。四位苗將為孟較、孟遠、孟相、孟飛,原來都是孟獲手下親兵,因為戰功累計而升為將領。

沙摩珂擔任苗兵主將以後,非常重視思想教育工作,苗兵的抵觸心理漸漸消失,基本能與中國軍隊融為一體。安定守軍主將徐庶,也能將苗兵與漢族士兵一視同仁,所以苗兵情緒一直比較穩定。

此次輪休政策使苗兵將領心懷不滿,四位苗將聚集相商,意欲叛亂。沙摩珂雖然勇猛,統兵有方,但是為人豪放,四將密謀,沙摩珂竟然未曾察覺。安定主將徐庶,雖然智謀出眾,膽大心細,因為苗兵軍營位於安定城西南角落,相對比較閉塞,徐庶也沒有警覺。

金旋在朝,因為政事軍事皆有賢臣輔佐,卻是清閑逍遙,閑極思動,帶領祝融夫人、孫尚香、劉閔三妃巡察邊防,典韋等三萬親兵隨行保護。

出長安經漢中到達安定,安定主將徐庶,副將沙摩訶、司馬昭、田疇等,太守程武,守備馬鐵出城三十裏接駕,進城安頓完畢,眾人告退。

金旋想起安定城南小山,風景秀麗,次日未曾通知諸將,隻讓典韋率三千親兵護衛,陪同三妃出遊。一行人出城,卻為孟較親兵發現,回報孟較。四位苗將知道機會難得,聚齊親信苗兵一萬五千名,潛出城外,欲在半途刺殺金旋。

傍晚。殘陽。金旋一行人遊玩盡興,意欲返回城中。苗將卻在半途突然發難,將金旋車駕緊緊圍住。

“戒備!”典韋嘶啞的吼聲,劃破了似血的天空。三千親軍,取出弩機上弦,布成防禦圓陣。

金旋立於馬上,見周邊都是苗兵,聲音如冰一般冷酷:“苗兵叛亂,集陣防禦,發射信號,靜待援兵。”

典韋環視苗兵,咬著牙說道:“他娘的,我們立功的時候來了!”說罷,心中竟感到一陣興奮。畢竟他上戰場的機會太少了。

典韋勒馬走到陣前,瞪著眼前的苗兵,厲聲喝道:“大膽狂徒,竟敢作亂,聖上大駕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苗兵追隨金旋日久,政委按期培訓,心目中早將金旋視為神仙般人物。雖然這些苗兵都是苗將親信,但一見是金旋禦駕親臨,都不敢妄動。典韋此時殺氣衝天,威風凜凜,不禁都心生畏懼,住後退回。

孟較在四位苗將中最有謀略,在苗兵中威望素高,此時見苗兵都顯畏懼神色,大聲說道:“大王孟獲被殺,我等皆為苗民,忍辱負重,就為今日良機,眾軍努力,為大王報仇雪恨。”

孟較說完,策馬迎向典韋。苗兵畢竟心懷舊恨,被孟較話語蠱惑,頓時蜂擁而上。

金旋此時默默的判斷著形勢,見苗兵眾多,命典韋勿要戀戰,統兵退往左側山坡,依靠地形,結陣抵抗。苗兵近年隨軍轉戰,戰鬥力提高很快。盡管金旋親兵精銳,但在此處與強勢的敵人對抗,還是勝少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