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安西兵馬,皆屬烏合之眾,那是金旋精兵對手。金旋各將奮勇爭先,手下士卒,各依兵陣,漸次進擊。安西大王見刀峰已死,中國兵精銳,招呼大軍回撤。
中國最會打擊潰軍,輕騎兵啟動馬力,追擊逃兵。餘兵排好車陣,圈住蠻兵後軍。強弩連發,巨弩施威,輔以震天雷威懾,蠻軍後軍二十萬,二個時辰被殺得精光。
安西其時尚剩二十萬蠻兵,卻被趙雲、太史慈、孫策等人銜尾追擊。想趙雲等將,遊擊北胡時,諸胡馬軍皆無可奈何,其所部速度之快令人驚歎,士兵皆習馬弩,於騎兵追擊之時,放弩擊敵,百發百中。安西大軍,此時方知中國騎兵之精銳,然而為時已晚,追到南苗邊境,二十萬兵馬剩餘一半。
八十萬安西蠻兵,與金旋所部兩場大戰,死傷無數,隻逃脫十萬餘眾,部族元氣大傷,已無再戰之力。
此戰大捷,金旋兵損傷僅一萬餘眾,擊殺蠻兵近五十萬。自此安南各部族,聞中國大軍色變,紛紛往長安進貢。
祝融夫人斬下刀峰等人首級,於南苗王寨擺祭,金旋與祝融姐妹主祭,諸將、南苗長老皆來上祭,以刀峰、刀嶠等人首級為祭禮。南苗遂平。
祝融夫人時被封為苗王,然祝融夫人跟隨金旋日久,不舍相離,又知苗族落後,召諸長老相商,意請金旋於苗境設郡置官,沿用高麗、北胡辦法。
金旋於苗境設兩郡,南苗為雲南東郡,北苗為零陵南郡,命諸葛亮配置官吏、士兵,遷中原漢人來此雜居。中國自此擁有五十四郡。
因為苗族戰事,金旋調整策略,命黃忠、徐庶所部六十萬征南軍,駐紮雲南東郡,整頓兵馬,聚集糧草,準備出擊安西諸族。
苗女多情,征南軍士兵多有在此娶妻者,金旋聞知,讓這些士兵皆落籍雲南東郡,退伍後返此定居。
南苗一事告一段落,金旋、祝融姐妹率親兵返回長安。
苗境劃為郡縣,零陵、桂陽、雲南三郡已成內郡。金旋命薑維軍團駐紮雲南東郡,以作征南軍接應。馬超軍團赴西涼駐紮,以作征西軍接應。龐德軍團駐夷州,以作征東軍接應。
苗兵熟悉安南環境,金旋將十六萬苗兵皆編入征南軍中,由征南軍調出漢兵六萬,補充龐統所部,征南大軍共七十萬。因張合乃文武全才之將,金旋命張合為征南軍第七軍團主將。
金旋雖然常在後宮胡鬧,但是經常明察暗訪,又能夠納眾臣諫言,凡事能夠從公決斷。中國百姓,得新政之利,天下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幾年來風調雨順,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諸葛亮見國力充裕,上表奏請諸路大軍出擊。
此時東倭傳來消息,東倭國主身亡,接位人選,卻不是選自諸子,而是他的長公主徐閣。
徐閣年方二九,尚未婚配。徐閣從小並不出眾,三年前大病一場,昏迷三天三夜,差點失去性命。幸得百姓獻上千年何首烏一支,救得她的生命。徐閣醒來之後,記憶全失,幸虧尚算聰明伶俐,沒有因此留下後遺症。
此時東倭國王身體漸差,大臣聯名上書,請冊立太子。徐閣卻對國主密談半日,竟使國主會集郡臣,宣布冊立徐閣為女太子。
東倭舉國嘩然,但國主不為所動。徐閣又請兵馬大元帥一職,倭主當即允準。徐閣手握兵權之後,做了幾件出人意料的大事。舉國文武,再無質疑之人。
原來國王欲立太子之時,徐閣密謂國王:“昏迷三天,為天神接閣前去學習治國之道、練兵之法,用以振興東倭,抵禦外敵。”國王初始不信,問她一些治政難題,不料徐閣所述言論,卻是聞所未聞,然而皆是實用對策。
國王又問徐閣治兵之道,徐閣侃侃而談,句句切中利弊,不由不令國主刮目相看。後來國王處理國政,凡有疑難問題皆問計徐閣,徐閣三言二語,分析利弊,又三言二語,說出治理良方。國主始信徐閣所言非虛,頂住文武壓力,執意將王位傳於徐閣。
徐閣就任兵馬大元帥後,訓練兵士,製造利器,改造船舶,訓練兵陣。將東倭士兵不到一年,訓練成一支勁旅。經改造之兵船,行動迅速。東倭將領多水軍出身,見改造兵船,鬼斧神工,構思巧妙,不禁大為歎服,方信徐閣入天國三日之語非虛談。
東倭訓練水軍,幾乎與中國水師同步。周瑜籌建遠洋艦隊,一波三折,進展緩慢。初期因為技術原因,遲遲不能進入進行規模生產。金旋知道海上變幻莫測,遠洋艦隊必須要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督促研究院派遣相關專家趕赴夷州,幫助周瑜等將進行遠洋船舶的技術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