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盜版@獨角戲:葛民輝,是誰?”
“獨角戲@打擊盜版:就是在釋曉龍、郝邵文、吳孟噠電影《笑林小子之無敵反鬥星》裏賣地瓜,跑得快,愛放屁的那一個。”
“打擊盜版:哦,是他呀,你要這麼說,那還真是,有點慘不忍睹!”
“單宏達哥:依我看甄子玬也不是啥好東西,《葉問4》居然開口要1個億的片酬。誰給他臉了。”
“生生不息:就是,就是。還有他跟趙文倬那事鬧得沸沸揚揚,《葉問3》還把泰森手指打骨裂,還有《殺破狼》裏暴打吳驚...“
呂鍾見彈幕裏觀眾的話題越說越離譜,趕緊把話頭拉回來:“其實網友獨角戲說的很對,‘我’,呂鍾指了指自己:“你看在網上吧,是有點小名,但,在電影圈,我丫就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人。誰知道你呀?誰認識你呀,對吧!”
“在有,你看囯坤,你別看他出道挺早的,但論影響力,頂多隻能算是個二線演員。(其實連二線都算不上)”
“至於瀟瀟,呂鍾捏了捏下巴:說實話,在拍這部戲之前我還真不知道她是誰。隻是聽說這個小女孩長得特別漂亮,還有舞跳得特別好。但在電影圈,她可能跟我一樣,也是個新人十足十。”
“我們仨都沒啥票房號召力。說實話,我能演這麼一個角色,這份片酬對於我來說已經是:有些意料之外的多了。”
說完,呂鍾擺擺手,
“這個,片酬的話題咱們就此打住,就討論到這,咱在聊點別的吧。”
“都話畫舫:老大你以前竟然連瀟瀟都沒聽說過,太0ut了吧。”
“劍氣溝壑:就是難倒80後和90後就差別那麼大?“
“獨角戲:呂哥這部戲演的什麼角色,用的又是什麼功夫?”
終於問到這個問題了,呂鍾暗道,看來‘獨角戲’網友這個‘托’演得還不錯。
“其實不認識瀟瀟很正常呀,因為並不是每一個知名人物,都需要你去知道的呀!呂鍾摸了摸下巴:某種意義上說,80後與90後確實差距了一個時代!”
“這次我在《李小龍》裏麵飾演的是一個中國拳師。大家也都知道,我老家是號稱‘武術之鄉’的冀省滄州。”
“我給大家科普一下:滄州武術源遠流長。源於春秋,興於明清,至乾隆時期,‘武術之鄉’已然形成。至民國及近代臻於鼎盛。源起或流傳滄州的門類、拳械達52種之多,占全國129種門派、拳械的40%。”
“滄州武術曆史悠久,門派眾多,名家輩出,影響廣泛。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風”和“鏢不喊滄”之說。92年,CZ市,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武術之鄉。是國家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
“滄州在明清時期出過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明清武科,客觀上講對滄州武術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民國七年(1918),直隸督軍曹錕為擴充其勢力,在滄招募武士數十名到其武術營任教或當兵。”“民國十七年(1928),滄籍國民軍陸軍上將張之江任中央國術館館長,大力提倡強身禦海,強種救國,滄州入館任教或深造者近百人。同時,省、縣建國術館或民眾教育館,倡導武術,“把式房”遍及滄境城鄉,說句不客氣的話,在滄州幾乎人人都會個一招半式的。”
“而我家呢,就是古武傳承世家。我爸呢,又是滄州武術協會的會長,所以我自幼習武。說句不客氣的話,除了一些非主流的拳法器械,滄州八大門派:劈掛、燕青、六合、八極、八卦、功力、太祖、查拳。還有一些滄州獨有功夫:瘋魔棍、苗刀、戳腳、陰陽槍等等,大小50餘種功夫,在下幾乎都略知一二。”
“滄州食客:666,實在太6了。”“獨角戲:呂哥這個B裝的可以呀!”
“鶴頂紅:就是,好傲嬌的感覺呢。”
“不讀書軍-打賞主播‘禮物666’x666。同樣作為滄州習武之人,請允許我們如此驕傲!”
“颶風之神-打賞主播‘禮物飯團x100,我就靜靜的看著主播裝13,不說話!”
“浸潤秋雨-打賞主播‘禮物跑車x5,沒想到主播和局座還是老鄉呢!”
“謝謝朋友們的打賞。”
呂鍾微微一笑,其實他在直播間很少要求觀眾給他打賞,因為他自認為家庭條件還不錯,這些打賞之人卻可能並不算是特別有錢之人,這在他看來多少有些於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