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網友集結(1 / 2)

一夜無話,第二天,呂鍾與兩位攝像朋友坐大巴回杭城,又從杭城買了去武漢的火車票。

在杭城,呂鍾見到了此行的第一位網友,老家在武漢,但在杭城阿裏集團‘達摩院’工作的一位高管,綽號‘唐三少’的張巍先生。

火車轟隆隆的開著,張巍二人一邊吃著盒飯,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張巍向呂鍾介紹一些武漢老家的情況。張巍是玄奇小說之謎,因此介紹時難免會帶上幾分玄幻色彩!

武漢號稱江城,被長江橫貫市區,分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自古九省通衢,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提到武漢,就不得不說長江。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長江成就了武漢,武漢也改變了長江。

大約距今天一千到二千年,長江出三峽、漢江出丹江口後,在江漢平原處交彙。在當時,還不叫江漢平原,那時候,這裏還是荒蕪的泥潭,被稱為“雲夢大澤”。

那時候,雲夢大澤到處都是大水,長江和漢水在澤地肆虐,人們根本沒辦法生存。一直到後來,江水攜帶的泥沙沉澱下來,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灘塗,灘塗漸漸淤泥、增大,最後形成了一塊獨特的江漢內陸三角洲。

這個三角洲,後來就叫做武漢。所以說,武漢從開始形成,就和長江和洪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根據《武漢地方誌》記載,從明洪武二十三年開始,就有洪水穿過武漢,“霪雨,廬舍人畜淹沒無數”,後來幾乎每三年就有一場洪水,“連日陰雨,廬舍人畜淹沒無數”,或是“暴雨終日,水溢,淹田千頃,淹死人畜。第二年,又大水。”

當然也有特大洪水,像民國二十年(1931年)6月,“黃麻大雨,山洪暴發,水漫堤塌,田地淹沒,泛濫成災”。

以及1954年,三個月集中降雨1 634.7毫米,7月中旬,倒水山洪暴漲,水位高達30.17米。那是20世紀長江最大的洪水,京漢鐵路中斷了100多天,荊江三次分洪,淹倒房屋上萬座。

以及1998年的特大水災,連續三個月的雨造成洪水一瀉千裏,幾乎全流域泛濫,上億人受災,這個好多80、90後們,應該也經曆過。

呂鍾點點頭:“98年那場洪水,差不多全國都鬧水災,不過我們那裏卻很幸運的沒被波及了。”

張巍扶了扶眼鏡:“其實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研究當地有沒有發生過水災,鍾哥,你知道為啥不?”

呂鍾:“為啥?”張巍:“因為,水怪。”

呂鍾:“你一個碩士生高管還信這個?你咋不說是野人呢?”張巍:“這水怪是真的,又不是封建迷信。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科學的論證,小心的假設嘛!”

呂鍾道:“我不信那玩意。”

張巍:“您看沒看過前段時間熱播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就那鐵頭龍王。那就是水怪。我有一次在蘭州黃河段旅遊,聽人說過,黃河裏有鐵頭龍王,那玩意兒會在發洪水時,堵住水道,讓大水漫過河堤,造成洪水泛濫,其實也是洪水肆虐的一個原因。”

呂鍾眼睛一皺,思索起來:“鐵頭龍王?那是什麼水怪?真跟電視上說的那樣,是鯰魚成精?”

張巍:“不是鯰魚,那是霸唱他瞎寫的。是大王八,幾層樓那麼大的王八精!”

呂鍾...“那你說,武漢是不是有水怪?”

張巍點點頭:“絕對有!”呂鍾說:“就因為這洪水?”

張巍說:“不光是洪水,還得看它的環境。武漢這地方吧,第一是多水,第二是多山,光WH市就有二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大別山餘脈等,而且大山挨著江水,江水跟著大山,這種地方最容易出水怪。”

想想也是,又問他:“那你估計,這長江裏能是啥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