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母親呢,也支持你練武嗎?”
“嗯,對。我很感謝媽媽,她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一直是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我!我姥爺家裏是宮廷禦供的廚師世家。外祖父一直是在京城皇宮禦膳房裏當值的。後來,外祖父告老還鄉。之後,就把手藝傳給了姥爺,姥爺又傳給了我媽。”
“我記得小時候,因為父親的極限體能訓練,有好幾次,體力透支已經接近極限,我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累癱在地上。是媽媽,用宮廷調理的秘方,做了很多大補湯、藥膳、養生粥、食補之類的東西給我。讓我在休息一晚上之後,回複快要幹涸的體能,第二天才能精神飽滿的迎接新的挑戰!”
“那麼,這樣的‘習武’生活持續了你的童年嗎?”
“嗯,基本上是的,除了上學,我所有的業餘生活幾乎都貼到了武術上麵。在別的同學玩鬧的時候,捉迷藏的時候,跳繩的時候,踢毽子的時候,打球的時候,砸沙包的時候,我都是在練武。
自家的功夫學會了就去學習其他門下的功夫,可能,某種意義上來說,多少失去了一些童年的快樂,但沒辦法,有時你想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放棄一些東西!”
“那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會不會耽誤學習呢?”
“哦,這個肯定會呀!”呂鍾點頭:“您想想,放學之後做完作業,有的熱愛學習的學生,可能繼續抱著書本學習。那我在一邊練功,那學習的時間自然就少了!事實上,就是因為經常練武的原因,我的文化課成績並不怎麼樣,隻能說是一般!”
“那一般大概是多少呀?”
“全班四十多名學生,我的成績大概在十幾名左右!”
“那還不錯呀!”嚕豫似乎有點意外。
“嗯,對,是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絕對算不上好。跟文化課成績比起來,我當時的功夫已經可以說是打遍滄州年輕一代無敵手了!
這麼一對比,所以高中畢業後,我媽說希望我去上大學,我爸卻說我的成績最多考個二本,考大學意義不大。我爸覺得,不論學文還是學武都可以報效國家,我們呂家的傳統就是:‘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就說想讓我去參軍,報效國家!”
“所以,後來你就去了軍隊!”
“對,雖然爸媽的意見不一致,但真正決定權還是在我的手裏!我當兵,真的是我自己的意見,跟我爸關係不大。小時候我真的是對部隊,對軍旅生涯充滿向往!”
“所以後來去了部隊,並且一呆就是12年?”
“嗯,對!至於這12年軍旅生涯嘛,那真是一言難盡!總之,無限感激,無限感慨,無限感動,無限,熱愛。。。”看呂鍾的神情,似乎陷入了某種追憶之中!
“能具體的跟我們講一講嗎?”
“以前吧,當兵或者說特種兵,對於大家來說,應該或多或少會有些神秘色彩。但現在隨著《士兵突擊》和《我是特種兵》係列的播出,特種兵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不在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情。
其實特種兵在華國可能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神秘,但在國外,它就是一個兵種,老實講,跟步兵、炮兵、坦克兵,甚至是炊事兵沒有太大區別!炊事兵實際上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不堪。”
“當時,我在新兵連訓練了三個月,因為表現優異,被分配到偵察連。”
“偵察連應該是挑選新兵最苛刻,最嚴格的地方了吧?”
“嗯”呂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差不多吧!”
其實偵察連就是特種兵的雛形,尤其是華夏的偵察兵,更是強悍的變態。在抗美援朝戰役中,偵察連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執行了包括敵後穿插、組織滲透、奇襲武陵橋等堪稱經典的特襲戰術。
華夏的偵察兵,選拔之嚴苛是出了名的,錄取率約為一百五十分之一,為各軍種之冠,(不包括特殊單位)被錄取的基本上都是難得的好兵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