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刀?
此時的天啟朝還並未傳入西瓜, 但他們有冬瓜,用來燒湯味道相當不錯,想必是差不多的瓜。
有漢子伸手在長劍劍刃上比劃了一番, 點頭稱讚道:“這一刀下去就能劈開一個瓜, 好刀好刀。”
村民平日裏做飯切菜切肉也是需用刀具的,那漢子打量著滿是寒芒的劍刃,總覺著這般鋒利的刀拿去切瓜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這長劍鑄造得規規矩矩,劍刃之上並無多少裝飾性的紋路, 當然趙曦也不注重這個。
趙曦開口便道:“就按這個標準先打造個一百多件吧。”
一百多件!!
仙人家裏是有多少瓜要用這般多的西瓜刀?村民再傻心裏也漸漸琢磨出了些不同尋常,不過他們卻並未覺著多害怕, 跟著仙人幹活辦事有錢拿有飯吃,仙人又是自天上而來, 定然是奉了仙命的, 他們好好跟著仙人辦事, 以後若是死了說不準也能成仙呢。
這座小型鐵器廠設在桃花村後頭兩座山之間,裏間是一處人工推出來的平地, 周遭是小樹林子, 十分隱蔽。
村裏人聽說早年戰亂,這片地是桃花村先民為避難專門在兩山之間開出的避難所, 隻是近些年來不用罷了。趙曦從村長那裏知曉後,幹脆重啟了這片地。若非桃花村上了年歲的村民,怕是也不曉得兩座後山間還有這麼一處地方,安全係數很高。
鐵器廠的臨時廠長是曾有過鑄銅經驗的村民,名叫潘達, 趙曦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是國寶,他皺了皺眉道:“仙人,您要這般多鐵礦定然是不夠的。”
趙曦:“沒事, 以後會有愈加多的鐵礦運送過來。”
宋一清這些日子已推著雞公車重新出發前往黑石村,若那位石村長聰明這生意談下來不難。
首先就先得給那支私軍人手配上一把武器,按照趙旭的意思,百人哪怕是精兵,到了以後真出事的話也是不夠用的,所以若是往後財政糧餉武器等等物資都能供應上的話,他可能會有擴充的打算。
再則農業是大事,村中的農具的確需要改善,最好能把村中農具都改製成鐵製農具,屆時農事可興。
所以對於鐵器的需求是很大的,趙曦對此也極為大方,被鐵器廠秘密挑中的漢子們簽了保密協議後每個月銀錢都不少,以往一年都不定能掙這般多,而且除去月獎、半年獎,聽說逢年過節還能有禮品拿,這種日子給了大官兒都不換!
這不?禮品便來了。
趙曦讓寨民從外麵小心翼翼地捧來了幾個小型陶罐,罐子上麵放著陶蓋,雖是蓋著的但依舊能夠聞到裏頭的青氣味兒。
趙曦衝鐵器廠裏茫然的工人們道:“這些是菜油,一人一罐,你們拿回去吃。”
油?!
幾個漢子聽到這個字都是一驚,聽到油字他們首先反應的便是羊油,天啟朝現在吃的油都是動物油,那可是貴得很,普通人家哪裏吃得起?
有村民實在好奇,洗幹淨手後才把陶蓋取開,沒法子仙人一家愛幹淨,特別是那趙言仙人,極為注重衛生條件,所以若是在仙人麵前,這些村民已習慣洗手收拾自己了。
陶蓋一打開,入目的便是像黃金一般的液體,帶著濃濃的菜籽香氣。
村民脫口道:“好香啊!”
便是門口守門的蕭聽雲也嗅到那股菜油香氣,不由回頭看來。
趙曦笑道:“這是菜籽油是植物油,可以用來煎餅炒菜,我們家炒菜也用菜籽油。”
現在的天啟朝民間是不流行炒或者煎的烹飪手法,畢竟這些都得耗油,老百姓鮮少能吃到油水,多以蒸煮為主。
趙曦記得現代好一些的單位常發些糧油當福利來著,鐵器廠在桃花村也該算是個不錯的工作單位了,給這些本就不多的第一批鐵器工人發點菜籽油也還好。
先前她隨口說了一句油菜花落後的籽兒可以榨油,這話便被張大牢牢記在了心頭。這山裏頭有大片大片的野油菜花,張大記著時間自個兒帶人去摘了菜籽,尋機會專程來問了榨油的法子。
寨民現在養豬製鹽,但鹽隻供應給仙境和桃花村不對外出售,鹽又不是糧食那般消耗大,寨民也舍不得把那般白花花的精鹽隨便吃,平日裏做菜撒鹽撒得更少,所以清風寨製鹽並不頻繁,寨中一些婦女便能搞定。
無論是架空的天啟朝還是大華夏,隻要讓他們曉得法子,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勤勞的,得了榨油的法子得空便嚐試起來。
現代工藝他們自是用不得的,便用的是古法榨油,把曬製過後的油菜籽放入大鍋中炒,後用石磨碾碎倒入木桶裏用火蒸,最後踩成油餅塞入木榨中撞擊榨出油來。[注]
雖然工藝著實繁瑣可也高興得緊,這些寨民從不怕麻煩,就怕麻煩了也找不出吃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