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自動打開,蕭聽雲用傳聲的喇叭讓他們進來,驚得縣令直呼神仙。
入了裏側,就見趙家人已在玻璃餐桌前笑盈盈地等著他了,一旁還坐著陳秀才四個書生,似乎早就料到他要來。
那些初見時磕頭的招數,趙曦他們已經見慣不怪了,麵色淡然坐等桃源縣令說重點。
縣令終於說到了重點上:“仙人們,聽聞桃花村村民種出了畝產數十石的仙糧,這可是天啟朝之富,不知下官可否上奏聖上?屆時仙人們也定能被拜為仙師,永享神廟香火!”
邀功!
當縣令聽說出了極高產量的糧食後,第一反應就是上奏給皇帝。這可是大大的祥瑞啊,若是皇帝因此龍顏大悅,他就要升官發財了。
趙旭聽到此話,差點想給這縣令一耳刮子,倒是趙曦使了個眼色,不動聲色地道:“大人什麼心思我知道,不過你確定這功勞能落到你頭上?”
縣令被揭穿麵上微紅,隨後被點醒,不由謹慎起來。
仙人此言說得不錯,他這種小縣令是沒有直接給皇帝上奏的權力,奏疏需得逐層上交至郡守,這般大的功勞誰曉得旁人會不會眼紅頂了?若是郡守頂了,也隻能打落牙齒混血吞。
縣令此時的腦袋運轉極為迅速,他憶起皇室常有南巡,而瑞王生母先皇後的母家本是桃源郡中大族,先皇後薨逝二十載,想來聖上哪怕隻是為自己名聲也會來此一趟,屆時應當有機會直見聖上……
縣令的大腦正在天人交戰,一側的陳秀才忽而幽幽開口:“大人,這般仙糧若是能奏請聖上自是好的,就是不曉得屆時,這好處還能落到咱們桃源郡老百姓頭上了不?”
縣令聞言,如夢初醒!
這可是能畝產數十石的仙種啊,哪怕功勞未被旁人頂了,僥幸使得帝王龍顏大悅,可若是推廣起來,定是把這些仙種帶去土地肥沃之地先行推廣,到時哪裏還有他們郡的份兒?
他這縣令雖無所謂老百姓的死活,可若是能做出些政績為何不要?反正聽說仙糧成熟得快,隻用得著三四個月!
縣令琢磨著讓縣裏先推廣起來試試水,縣裏的老百姓不曉得仙境說不準會抗拒,可那些流民就不一樣了,他們身無分文,就坐在那裏等著朝廷接濟,上頭給什麼他們都得接著,給什麼種子也會去種。
縣令一拍大腿道:“不若這般,我縣收購桃花村村民多餘的良種,給那些流民播種種植,免得他們暴亂生事。”
成了。
書生劉義清了清嗓子,又開口道:“大人,我等有同窗受郡守大人賞識,他寫來信說,進入我桃源郡中流民愈來愈多了?可有此事?”
那人也是陳秀才的寒門好友,當初給這幾位友人寫出招賢令,也就那位同窗因盼著郡守賞識,便未來桃花村。
縣令聞言歎了一口氣道:“近日來的流民就有快兩千人了,我看這人數還要漲,再這麼下去過萬都不是難事。”
他們縣還是好的,也就進來幾千人,若是京城之地,能有十幾二十萬的流民趕赴!
要知天啟朝總人口也不到兩千萬,每個州縣的人口並不多,若是天子腳下的大縣能有幾十萬人口,可桃源郡偏遠,桃源縣更是個小縣,總共人口也不過兩萬多點!這些流民數量實在頗大。
趙誌民皺眉道:“這人數是否太多了點?”
縣令頷首:“是啊,這人的確太多了點,朝廷的意思就是流民人數若是過多,便直接修城池,設郡立縣讓這些流民安置下來,別四處亂跑。我已安排人預備於流民村前修築城池。”
趙曦眼睛一亮,此時不推廣水泥更待何時?
陳秀才看著趙曦與桃源縣令相談甚歡,那縣令對水泥極為感興趣,眼神幽幽。
嘖,仙人這是要廣積糧,築高牆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