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有集市嗎?這是在作甚?
他們才剛剛走近,楊大山就聽到一旁有個婦女笑問:“這位壯士,要買點紅薯幹嗎?我這兒就剩最後一點了,便宜些賣給你嚐嚐?都是自家做的,幹淨得很。”
楊大山看著裏頭香甜的小零嘴,不由咽了咽口水,隨後有些吃驚地問道:“這大冬日裏,你們竟把吃食製成小零嘴賣了?就不怕過不了這個冬嗎?”
誰家到了大冬天不是想著法兒存口糧,若非萬不得已誰會賣出去?
那婦人一臉詫異,“我家都怕太多會壞呢,做些零嘴賣出去換些銀錢有何不好?壯士,你到底買是不買?”
楊大山好似受了極為嚴重的驚嚇,忙喊住那婦人,聽說剩餘的要兩文錢,楊大山猶豫了好一會兒,一咬牙還是買了。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嚐了一根,紅薯極為香甜,做成紅薯幹還有些脆脆的。楊大山眼睛一亮,好吃!
他連吃了兩根,舍不得多吃,想著把剩下的留給家中的娃娃,於是便小心翼翼地包好放進懷裏。
他們注意觀察著,心裏愈發駭然!
像紅薯幹這樣的小零嘴,哪怕耗費不了幾文錢,他們也要猶豫片刻,這新城裏的老百姓說買就買。楊大山親眼看見幾個半大點的娃兒從懷裏掏出幾文錢直接買下,連父母都不過問的。
這家中是有多富庶,孩童都能有銀錢花?
“來看比賽的呢?這兒有空椅子,快些坐吧。待會兒是護衛隊障礙賽決賽呢,可有意思了。”桃花村村長張大進朝楊大山幾人笑道。
楊大山放下背簍,正準備依言坐下,忽然目光頓住了,眼睛直直地看著那木凳上的字跡。
那字跡歪歪扭扭,寫在小木凳上,卻實實在在的是字兒!而且周遭的木椅上全寫了字,不止是那一張。
村長笑道:“這些是那些比賽的娃娃們的凳子,怕凳子太多弄混所以都寫了名字。”
識字……他們這些農戶的娃兒也能識字學習?
楊大山自認為他們住在鎮上,怎都比這些偏遠村裏的要好,家裏的幾個娃娃都是沒機會識字讀書的,這些孩童為什麼可以?莫不是……仙人?
楊大山注意觀察到,那些孩童腳上竟然都有鞋穿,雖不是什麼好鞋,但至少都穿了。
特別是當楊大山看到護衛隊障礙賽決賽裏,一漢子一勇向前極為強勢,楊大山差點驚得摔下木凳!
他記得那漢子,那漢子是從江下郡來的流民,當時路過他家,他瞧他快要暈厥過去,於心不忍下給了他一碗水喝。那流民到了新城不僅沒死,反而越過越好了?楊大山緊緊盯著他身上的那套衣裳,驚駭不已。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遠處傳來一道豪爽的嗓音:
“哈哈,張大富你小子行啊,障礙賽能拿第一,有我當年在警校一半的風采,待會兒去領兩斤豬肉吃去。”趙旭滿眼讚賞,毫不客氣地稱讚道。
張大富全身冒著熱汗,聽到指揮使的讚賞,頗為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楊大山他們更看呆了,這比賽贏了還送肉食的?真不缺錢麼?流民還能有肉吃……這比他們鎮上的老百姓還過得富足啊。
他們聽說新城建了不少廠子,
說是仙人出的主意,讓那些流民進廠幹活以免生事,難不成就是這樣攢下了銀錢?才那般奢侈隨手就買小零嘴?
楊大山一些人有些按捺不住了,一臉希冀地看著張大進道:“您是村長吧?不知新城的那些廠子可還缺人手?我們能否也進廠子裏打工?”
到了冬日,田裏忙活的事兒就更少了,若是能找些活幹賺些錢也好啊。
村長想了想:“應該是能的,我記得新城各廠子都很缺人手,這事兒你們可去問問李掾史,問問仙人。”
光是現在的棉花廠,城裏各家各戶需求量很大,聽說棉花廠的工人們幾乎是毫不停歇,累得很。若非夜裏看不清,燃燒燭火太費錢,估摸要徹夜趕工呢。
以往在家裏做些女工繡品,操持家務的婦人都被弄進了各大廠子裏,人手都還是不夠的!
還有村長曉得仙人還想明年開春後,在全城修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呢,這不要人手嗎?近日在養了豬的人家實驗修沼氣池也要人手搞。
楊大山他們心裏有些激動,今日便在新城裏逛了起來,各種不知作甚的廠子看得他們瞠目結舌,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
稍晚些的時候這事兒才報給了李孝知李掾史。
新城建設的人手不足,各行各業都急缺人手。李孝知深知曦曦仙人誌向絕不僅限於小小一座不到萬人的新城,而是更加遼闊的疆域。
仙人一家能容忍接受逃難而來的流民們,又豈會不願意這些鎮上的老百姓加入?
無論是哪兒的老百姓其實都一樣,都有著簡單卻又艱難的願望,能吃上一口飽飯,能穿上一件暖衣罷了。
這些,都是勞動力。
李孝知回頭本想和陳衡幾個秀才商量商量,身後的下屬無奈笑道:“夫子們都去廣場上給自個兒學生加油去了,聽說現在進行到拔河比賽了。”
李孝知回過頭,思忖一二道:“可以,待我告知仙人們一聲,你們可以去新城各廠子應聘。不過我醜話先說在前頭,我新城律法嚴苛,各大廠子更是規矩森嚴,仙人們神目如電,你們若動歪心思,絕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