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側那人不服:“雲州有棉花,氣溫高呢,而且又離咱們近,怎麼就不可能是雲州?”
“按我估計也是荊州吧。”有書生從學校出來吃豆花兒,也笑著搭腔。
-
晚膳過後
爺爺的書房開著空調,趙曦隻需穿著一件單薄的秋衣就足夠了,一側的台燈明亮,落出她的影子來,她看著手裏這份竹紙若有所思。
竹紙之上寫滿了連筆的文字,字跡灑脫,顯然是一氣嗬成。
這是統考第一名的陶思禮近日呈上來的奏疏,此人確實不負統考第一極有才氣,讓她紮根蜀州,南撫蠻夷,大力培養水軍以圖荊州,並時刻注意朝廷與匈奴之爭,他推測今冬天啟國朝定要南遷雲雲,洋洋灑灑寫了一整張竹紙。
趙曦覺得陶思禮的話不假,冬天是個極其難熬的日子,一旦匈奴活不下去勢必又要搶,天啟朝本就岌岌可危,南遷極為可能。
自謝公公那裏得來的消息,估摸是南遷國都至江南之地。
趙曦目光移到一旁的地圖上,這要是順長江水下去,幾乎就是在痛打落水狗!天啟朝絕對難以招架。
水軍,安排。
趙旭這些日子已把巴水郡的將士整軍成水軍,又在大力造船,一旦蒸汽機真的不再隻是實驗而能投入使用,那麼這就好打了。
趙曦把文章遞給陳衡李孝知他們傳閱,陳衡看得大讚陶先生大才也。
趙曦一隻手慢條斯理地點著桌案,沉思片刻抬眸,果斷道:“安排一撥人成立情報局,直接歸屬於我。”
這麼久了,他們對外界的消息一直不如世家來得快,現在是時候成立情報局了。
情報局的人不用太優秀,不需要太好的家世更不需要出眾的臉龐,最好是那種放在人群裏都注意不到的“普通人”,但腦子得靈活好用,還得忠心。
這種人在三教九流之人中挑選。
除了職業乞丐,蜀州的乞丐原本沿街討生活,蜀州起初本就窮,這些乞丐也別想能討到多少口糧吃,現在不少乞丐都被征召入了廠,針對無家可歸的還有集體大通鋪住。
這種人腦子靈活好用,而且擅於交際。
李孝知他們應下,趙曦又道:“至於南撫蠻夷,我確有這個打算。”
再往南就是雲州,雲州雖是天啟朝的土地,但那裏人煙稀少,有不少部族壯大,雲州州牧都管不了。
宋一清對山川地理極為熟悉,他頷首道:“雲州是個好地方,聽黃軒公子說那邊盛產茶葉、藥物、礦產等等,又有許多大江大河可供水運。若能掌控雲州,哪怕偏居一隅也可安保百年。”
到時候自成一氣,哪怕朝廷回過神來也沒法子把他們怎麼樣。
趙曦卻笑道:“雲州離交州很近。”
眾人迷茫,交州?
趙曦看著地圖上那一片藍色,嘖嘖道:“交州能出海貿易,海洋中可供食用的魚類更多,而且我看我爺爺的書,聽說交州以南之地有一種稻穀能一年三熟,耐旱生長期也短。”
稻穀一年三熟,眾人神色一變。
仙人們帶來的雜交稻的確相當高產量,但壞就壞在不能留種,不然產量會下降。
所以蜀州境內稻米雖然也在種,但老百姓對水稻的熱情顯然沒有高畝產的紅薯土豆高。這消息一出,很顯然李孝知他們更為狂熱感興趣了。
“先把雲州控製下來,以免後方大亂。”若想圖謀中原,就得先穩住後方,別到時候讓雲州那些部族趁火打劫。
趙曦心裏都有了主意,讓大家各自下去辦事,去挑選情報部門人選去了。
趙曦把辦公室內的燈關了,和他們一同出去,正巧看見王雪琴正在把飯菜往保溫桶裏裝,趙曦有些鬱悶地問道:“大哥又不回來吃飯啊?”
王雪琴搖搖頭道:“先前說好回來吃的,後來又說是從官道上送來了一個病人,他要忙著做手術。”
趙曦一驚:“官道上被送來的?誰啊?”
王雪琴不清楚,趙曦幹脆接過那保溫桶,拿過掛在一旁的大衣道:“媽,我去給大哥送飯。”
蕭聽雲和趙旭都在軍營裏,趙曦幹脆坐了陳秀才的牛車一起朝新城城內的醫學院,搭了個順風車。
一下車被寒夜裏的風吹得臉上生疼,她把臉大半藏入大衣內側,快步朝裏麵走去。
就見一眾人圍在外麵,神色焦急。
“曦曦仙人,您怎麼來了?”領頭的人問道。
趙曦定睛一看,驚訝地道:“劉老爺,您行商回來了?”
如今的蜀州可不僅僅是黃軒一家在幫官府辦事,有不少家商賈都在與他們合作,這劉家就是其中之一,堪比皇商。
那劉老爺滿臉焦急之色,“我們回程之際,被一些蠻夷劫掠了,若不是遇著護衛隊我們小命都得交代在路上。我兒子為保護貨物被砍傷了,現在不知能不能保住性命。”
他們行商之人最怕的就是路上劫掠,而這種事時常發生,幸虧現在有護衛隊,否則他們損失還能更大,而且若不是近來水泥路好走,怕是也不能這麼快撐到桃源縣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