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飛天(1 / 3)

大明坐落南邊, 全國上下水係發達水網密布,除去境內大力疏通水運航道,沿海地區廣開市舶司就高達九個之多, 每日清晨天還未亮,港口處就滿是上工的工人。

大明不僅支持海外貿易,對於漁民出海打漁也有政策支持,隨著仙人帶來的先進造船技術, 漁民們出海能夠捕獲愈來愈多的海魚。

今日卻與平時有些不同,來了許多大官,聽說是女帝陛下派來接待歸國的航海員。

宛若溏心蛋的紅日從海平麵那頭緩慢地升起來, 霞光照亮了海麵, 遠處霧氣間隱約可見一隻隻體型龐大的海船。

禮部尚書徐廣拿著一隻望遠鏡, 還可以看到甲板上有人在揮手。

這隻海船隊伍歸國,自從前段時間在泉州港口補給,他們這邊就得到了消息。

隨著他們的靠近, 港口邊的老百姓便看得愈發清楚。

“咱們大明竟然能造出這般大的海船?簡直就是龐然大物。”老百姓比劃著議論開了。

“咱們大明地大物博, 要什麼沒有?作甚出海去那些番邦蠻夷國?”有人怎麼都想不明白。

他們是天朝上國,哪怕要和這些番邦做外貿交易,那也是那些蠻人眼巴巴過來才是。

“爹, 為何後麵那幾艘船要小許多?”有孩童騎在自己父親的脖子上探頭探腦,好奇地問。

那年輕漢子扶著自家娃兒別摔下去, 語氣極為驕傲道:“後麵那幾艘船是那些番邦蠻夷的, 可不是咱們大明的。”

聽說他們大明的海船途徑馬六甲海峽,最遠到了錫蘭,後麵那些番邦海船是跟隨回來的。

龐雲海是龐雲虎的兄弟,兩兄弟都在水上吃飯,龐雲海便主管此次航海。

“見過尚書大人……”

徐廣眼睛朝那一艘艘大船上瞟, 急切打斷道:“收到來信,聽說你們換回了許多黃金?”

龐雲海聞言臉上笑容更甚了,“正是!”

徐廣:“快帶我們去看看。”

徐廣領著一眾臣子跟著龐雲海直接上了海船,當看到那一船一船的耀眼金銀著實難以淡定。

那些番邦蠻夷之地這般多黃金麼?那些簡單用物,他們就拿黃金來換?

龐雲海道:“雖在咱們大明是簡單用物,但他那些番邦蠻夷造不出,自然奇貨可居,捧著金子排著隊求著和我們換。”

一眾臣子看著那些金燦燦的東西眼睛都要綠了,全世界無論是東是西,古往今來黃金就是硬通貨!原來航海走這麼一遭竟能收獲這般多的錢財……

現在幹啥都需要錢啊,這些錢充進國庫簡直能富得流油,更何況這還是首次出海,規模不算大。

戶部尚書彭毅自然知曉過多的黃金會有弊端,但現在還不足以造成。

“難不成都是金子?”

龐雲海搖頭道:“船上還有許多換來的番邦物品。”

諸位大臣不怎麼在意,隻覺大明地大物博要什麼沒有?那些從番邦小國運回來的原料,大臣們看得神色淡定,倒是對那些香料頗為喜歡。

天竺盛產香料,在國內也很昂貴。

不過這些貨物的刺激遠遠比不上金銀帶來的刺激大。

“這就派人來搬!”

龐雲海頷首,又恍若初醒般提醒道:“對了大人,最後一艘海船上的金銀和貨物不能運至國庫。”

在場大臣詫異,何意?

龐雲海繼續道:“這是陛下的意思,最後一艘海船的金銀和貨物等東西將分給此行的將士海員們。”

眾人驚愕,隨即又很快反應過來。這無外乎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海麵茫茫,對於他們大明的老百姓來說,出海是一件極其凶險的事情,遠遠不如在家中種田入廠來得安穩,可有了那般多的財富吸引,自然會有人報名參加。別說那些泥腿子,就連他們這些見慣了錢財的世家大臣看到那些金銀,也忍不住眼紅。

雖是心疼,但尚書也沒有阻止,連連點頭道:“就按照陛下吩咐的辦。”

然後一眾大臣又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番邦使臣團,一時間港口熱鬧得宛若在過年。

“出海”二字更是成為當下老百姓熱議的話題,還有不少人現身說法。

當初一窮二白的泥腿子,為了混一口吃的上了出海的船,誰曉得這才多久?回來就成了富家翁。

“就豐寧街尾陳老頭兒的三兒子啊,以前窮得四處討生活現在回來了,方才我瞧見他正招呼人規劃地基準備修新房呢,我聽了一耳朵說是要蓋三層水泥房。”有老百姓圍坐在一起,嘴裏還吃著炒花生碎。

“可不是嘛?我看鄭家那兩兄弟一回來就趕緊去錢莊把錢存了,媒婆快把他家門檻踏破了,真可惜我家兩閨女都嫁人了。”

“這麼說得我都想跟著去出海了,不知下回是什麼時候……”

趙曦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大明的確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讓那些財富吸引老百姓們願意出海!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長此以往百年便能握緊海上大權。

否則按照朝中大臣的作風,屆時又會請求取消這勞民傷財的出海,沒有點甜頭如何能行?

趙曦在意的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原料輸入。

戶部尚書彭毅非常高興,聽說國庫又充盈了,笑得合不攏嘴。

有錢才能搞各種建設,有錢才能支援前線收複北境,有錢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反正兜裏有錢,心中不慌。

如今北境戰事順利,快要推至河套地區了,可無數曾經慘遭屠戮之地滿目瘡痍,老百姓吃不飽飯穿不暖衣,都在等待著重建。沒錢怎麼搞?

想著那些番邦蠻夷的到來會帶來貿易,從而產生無數金銀,朝中大臣硬生生把那些番邦人給看順眼了。

以往天啟朝一直在搞海禁政策,大家夥兒就一個勁兒在地裏刨食,就那幾畝地能搞出多少錢財?不餓死就不錯了。

現如今上麵富裕,下麵小老百姓也跟著富裕起來,這有何不好?

隻要監管到位,讓那些隻重利的商賈鑽不了空子,此法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