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飄燈,萬裏歸心
“皇上,安樂公主褻瀆聖者,有辱國恩,理應受罰,還請皇上明鑒”不日前皇宮舉行了鬥草大賽,安樂公主為了取勝將泥恒寺裏維摩詰佛像的胡須拿了來。這尊佛像的胡須不是泥塑的,而是晉朝名人謝靈運的被處死之前,親手剪下贈予寺院的。因著人們對謝靈運的崇拜,這尊佛像被天下人視為珍貴的寶物,不光是善信男女,就連世間的文人墨客、鄉間野老都因為謝靈運的胡須而景仰不已。
安樂公主將胡須拔了,自然是犯了眾怒。
“對呀,請皇上賜罪”
“皇上明鑒,請皇上賜罪”大殿上眾多大臣跪倒在金鑾殿上,請求皇帝賜罪安樂公主。
李顯知道這次是安樂公主太過分了,但是那是她最喜愛的女兒,從小跟著他們吃了太多的苦,隻要是她想要的他都願意給,隻是皇太女不行,還有這次他不知道要怎麼辦。
李顯還來不及說話,旁邊的韋後就按耐不住了“怎麼處罰,安樂公主不過是個孩子,這件事都是一個小丫頭蠱惑了公主,本宮已經將那個丫鬟處死了”。韋後說的冠冕堂皇,有些韋後和安樂公主一邊的大臣立馬站出來
“是呀皇上,都是那個丫鬟的錯,皇後娘娘明鑒”。
可是有的大臣知道韋後就是在包庇安樂公主,故而不去理會韋後,隻跪在大殿中央“請皇上明鑒”“請皇上明鑒”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著,李顯知道這些人是希望今日給個說法。
“不知相王覺得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李顯望著李旦,打算將這件棘手的事情拋給他。李旦也知道這是個棘手的問題,兩邊都不能得罪,至少現在還不能和韋後撕破臉皮。
“稟皇上,臣私以為,不如以安樂公主名義廣傳謝靈運詩句,以及維摩詰佛經,既彌補了安樂公主罪孽又發揚了優秀文化”,李旦左跨一步跪在地上朗聲說到。
這樣說著簡單,其實是將安樂公主關在泥恒寺裏抄寫謝靈運詩句和維摩詰的佛經,詩句不說,佛經就有這麼多,還不止抄一遍,對安樂公主來說也算是一種不輕的懲罰了。
眾人知道這個方法是最好的了,雙方都不能得寸進尺。李顯也順著台階下就這樣說到“就按著王爺的方法做,下朝後王爺來禦書房一趟吧”。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一場鬧劇就在這聲高呼中落下帷幕。
“成器該回來了吧”禦書房中隻剩下李顯李旦兩人。李旦不知李顯這句話意欲何為,兩年前韋後以太子造反之事,讓他身邊剩下的三個兒子都離開,現在的他沒有一個兒子在身邊,大兒子李成器一直都在外地為官,二兒子李成義不喜官場,一直在外遊山玩水。
“回皇上,這老臣不曾聽說”。
“該回來了,畢竟我們都是李家人”。
聽到這句話李旦一怔,原來他一直都知道韋後和安樂公主意圖不軌,隻是這麼多年的虧欠讓他不忍傷害她們。
“皇上,老臣知道了,成器會回來的。”
“那就好,相爺退下吧。”
“老臣告退”李旦起身,抬腳走出了禦書房,隻是他在門口處聽到屋內傳來一聲“皇弟”。那麼輕微的喚道,不知他是可以壓低聲音還是想讓外麵的人聽到,李顯心中有一絲的觸動,那畢竟是他同父同母的哥哥,如果不是韋後他想他也會是個明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