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這對聯不錯
脫離了母親的魔爪心悅好似放飛了自我,一路上蹦蹦跳跳沒有停過,就像現在,左手拿著冰糖葫蘆,右手拿著糖炒栗子,嘴裏不停的咀嚼著。
李行歎息一聲,漫步朝著目的地走去。
“見過李公子。”
“嗯。”
“李老爺萬安。”
“嗯。”
“見過李大夫。”
“嗯。”
“見過李老爺。”
“嗯。”
……
一路上李毅都不不斷的點頭示意,因為認識自己的人很多,基本上遇到自己的人都會給自己行禮,為了還禮李毅一路上不斷的拱手示意,臉上的笑容不斷,等走到醫館之時臉上的麵皮都有些僵硬了。
使勁揉了揉僵硬的臉龐,看著一旁依舊沒心沒肺的妹妹,對於李毅剛剛的遭遇心悅不僅沒有意外,甚至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對於前身的記憶雖然已經全部繼承,但整整二十幾年的記憶不可能全部給自己,對於這些記憶李毅更多的是把它當做一部電影儲存起來,不然與自己同等時間經曆的記憶突然衝擊下來可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都有可能精神分裂。
腦海中回憶著前身的記憶,片刻之後心中了然。
叫自己李公子的很正常,畢竟自己真的很年輕,作為李府的少爺叫公子,不意外。
叫自己的李大夫的是因為自己在錢塘鎮開了間醫館,同時也是其中的大夫。
至於叫自己李老爺的,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功名。
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是一個舉人老爺?
自己的前身也是一個學霸,五歲習文,八歲背書,十歲成為童生,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五歲更是直接考中舉人,之後更是棄文從醫,開辦了醫館。
舉人啊!這可是了不得功名,舉人基本上已經邁上了仕途的大門,地方缺少官吏之時首先考慮的就是舉人,見官不拜,免除丁役,同時國家還會給發俸祿,光是俸祿就可以養活一家老小了,而且還會有“投獻”,一些地主、農民為了免糧的優勢主動將自己的地掛靠在舉人的名下。
《範進中舉》學過吧!沒中舉之前的範進就是一個屁,自己屠夫的嶽父都看不起他,但是中舉之後卻是場景大變,用前倨後恭來形容都不為過,這個故事節選自《儒林外史》,其實後麵還有劇情,如果去讀一下後麵的劇情你就會發現範進從一個破落戶變成地主的奢侈生活。
雖然《範進中舉》是一篇諷刺文,但是輪到自己之時卻是滿心的歡喜,在怎麼說自己也是特權一族了,真是沒想到自己的前身這麼牛逼,比前世千軍萬馬的高考還難的科舉都讓他給拿下了。
舉人的下一個考試就是會試了,考過了直接就是官身了。
雖然前身沒有繼續參加考試,反而棄文從醫,現在李毅來了,那就更不可能去考了,不過自己有沒有想過做官,能有個舉人的功名已經足夠了。
“哈哈,走。”李毅仰天一聲大笑,惹得一旁的路人目視。
心情大好的李毅帶著心悅快步朝著醫館走去,轉了兩個街口在一處人流量稍微稀少的位置終於看到了自己的醫館,醫館大門朝南,坐落於整個街道的左側,暗灰色的石質結構給人一種莊嚴之感,最上麵則是掛著一個暗紅色的牌匾。
“濟世堂”
好大眾化的名字,李毅暗自吐槽道。
懸壺濟世是每一個醫者的夢想,或者說理想,就像現代每一個上學的人都希望自己考上大學,考上清華北大,不一定是理想,隻是大勢所趨罷了,畢竟從上學開始老師、家中、同學、親戚等等,每一個人都會跟你說好好上學,以後考上大學,至於為什麼考上大學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