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兒愣了半晌,算計一番,還是不明白,問徐櫻說:“咱有碗筷,為啥還要重新做啊?”
“我猜櫻子是想跟別的飯館兒分開吧?”
方遒正好出來,聽到了就問。
楊花兒還是不太明白。
方遒就解釋說:“我去過省城的麵食館兒、林香齋、鴻賓樓,他們店裏用的碗筷跟咱們的都不一樣,不是這種白的,是上麵印著字兒的瓷器。”
而瓷器的價格高,定做難,重新定做肯定是一大筆錢。
木盒子編筐就便宜多了,村兒裏的匠人就能做,隻要他們定肯定有的是人願意接活兒。
這樣他們就能用最低的成本達到和省城大飯店一樣的效果。用徐櫻的話說就是打招牌,做宣傳。
楊花兒一拍巴掌,高興的說:“明白了。這樣呢也能給咱冬季套餐做個宣傳,大夥兒以後隻要看到木盒子,就能想到這是紀家餃子館兒的套餐!”
徐櫻滿意的點點頭。
她和楊花兒真是越來越心有靈犀。
方遒倒是還沒聽過“季節套餐”這個概念,隻是想起從前看過一本不知誰在東亞的遊記裏提過,國外某地講究盡量發揮食材本身的味道,會推出‘季節限定’餐,因那個國家喜歡吃冷食,亦是用木盒子盛放方便的餐食,且有各種各樣特色,如懷石、和牛、壽司料理等。
他不知道徐櫻看過那本書沒有,但她這想法倒是恰恰契合了那種概念,同時還解決了餃子館兒進貨問題和成本問題。
這就像他爹給他講當初他在餃子館兒裏吃飯時候的概念一樣,徐櫻都是在盡力發揮食材本身的力量。
方遒心裏感歎,她可真的是個好廚子!
也……是個好朋友。
因為她有一雙能勘破表象的眼睛,既看得懂食物,也看得懂他。
方遒想的入了神,倒不知楊花兒早被徐櫻這想法帶的興奮不已,她還說:“這以後冬天有冬天的,夏天有夏天的,既省的你三天兩頭的想新菜,又給大夥兒個期待,吃了冬天的就想,那春天有啥呀?吃了春天又想夏天,夏天想秋天,等到冬天咱們再換一套,讓他們天天想天天念!”
徐櫻點點頭:“不過招牌菜不能動。”
“這個我懂,咱們店的招牌嘛!”楊花兒於是先把要定木盒子的事兒列在“待辦事項”第一位。
然後就是仔細研究菜單。
這事兒需要陳芳芳和聶繡兒都參與,於是方遒雖然仍舊想聽,還是自告奮勇的繼續到後廚幫忙去了。
外麵幾人都是說話做事幹淨利落的,沒多久菜單就商量妥當了。
徐櫻聽楊花兒幾個的建議,改了幾道過於時髦卻不大實用或者符合本地人的菜,又聽陳芳芳的建議,多加了一套貴一點的套餐,兩套一起賣,哪個好留哪個,且韓萌萌後來采購回來,還提了個:“剛開始咱們給便宜點兒,還設個自由投票,讓大夥兒吃完在每個喜歡的菜下麵畫一道。”的建議。
大夥兒一致同意采納建議,但限定,為期一個月,二月二當天公布結果,獲勝菜品中選一道免費贈送給購買套餐的顧客!
商量完畢正好下午三點鍾,六點天黑,她還是喊了方遒和方向陽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