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煩,幸好之前易小川已經跟項梁打過申請了,才沒有被直接淘汰。
索性,最終易小川沒有讓眾人白等,他利用自己所學知識,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將整個大鼎高高的吊了起來,用繩子綁住,
輕輕鬆鬆,他可以讓鼎一直在上麵,很久很久。
按照規則,誰將鼎舉起來時間長,誰就勝出,易小川自然是贏了。
項羽還有些不服氣,認為易小川是耍小聰明,旁門左道,可卻被項梁狠狠訓斥了一番,帶著一股氣離開了。
姬離看著這一切,他心裏其實還是很佩服易小川的,不是每個人穿越過來都能想到這個辦法的,易小川無疑是個優秀的人才。
第三關,是考武力。
項梁故意讓易小川跟項羽決戰,勝者離開。
他知道憑借著項羽天生的傲氣,是絕對不會放水的,也不可能認輸,所以易小川必敗無疑。
這樣一來,要麼輸了永遠留在這裏,要麼就死在決鬥中。
可是他不會想到,項羽雖然傲氣天成,可是更重情重義,他知道易小川一心想回家,就算最終能留下來也不會開心。
所以,他在戰鬥中親自夾死了自己的馬,從馬上跌落下來,輸了這場比武。
姬離看著這場比武落幕,心裏很是感慨。
項羽的確是一位好兄弟,重情重義,為兄弟兩肋插刀,而且還懂得使計謀,不是純粹的莽夫,隻不過平時不屑用之罷了。
易小川成功闖過了三關,按照約定,他可以離去了,項梁和範增二人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放棄了對易小川下手的念頭。
畢竟師徒一場,大家相處這麼久也都有感情了,而且易小川的為人他們都清楚,將來為敵的可能性太小,
另外姬離三人之間的深厚感情,也讓他們頗為顧忌,一旦易小川出事,其餘二人必定心生嫌隙,反而不妙,
所以想了很久,他們還是打算讓易小川離開。
村口的大愧樹下,姬離三人依依惜別,易小川心裏很是不舍,來到秦朝後,就一直跟他們在一起,這突然要走了,自然有些難舍難分。
還是按照劇情的發展,項羽提出了結拜的想法,姬離和易小川二人自然無不應允,一口答應了下來。
項羽一開始想按照年齡排順序,可是知道了易小川今年27了,頓時取消了這個方法,因為他才25。
他可是要當大哥的,所以借機提出了以酒排序的方法。
姬離可不想當什麼老二,所以故意喝得比易小川還慢,最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老三。
大哥項羽,二哥易小川,老三姬離,就在這個小村莊的大槐樹下正式結義了,從此,天下風雲均被三人攪動。
誰也想不到,三人之後的命運會是怎樣的波瀾壯闊,在這亂世之中又將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