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大臣從隊伍中當先站了出來,為首的卻是一個叫趙正的官員,官職不大,位列九卿之下,隻見他先是朝著姬離和胡亥兩人分別行了一禮,然後再大聲開口道,
“諸位,姬將軍說的沒錯,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選出下一任秦皇。
縱觀陛下膝下諸位公子,無有胡亥公子那般受到陛下寵愛者,胡亥公子性情純良,至情至孝,對陛下感情深厚。
從方才落淚一事便知,其天性良善,隻要稍加引導,必將繼承陛下的雄才偉略,帶領大秦開疆拓土,一往無前。
若是讓胡亥公子成為下一任秦皇,對於仙逝的陛下有了交代,想必天下人也不會議論。
所以,為了陛下,為了大秦,我等應該擁護胡亥公子繼位,擇日登基,接管大秦,處理國家大事,穩定朝野。”
“是啊是啊,趙大人說的不錯,我等應當尊奉胡亥公子為下一任秦皇,如此方不負陛下厚望。”
“對對對,諸位大人,不要再猶豫了,值此危機時刻,理應從速行事,切勿拖延啊。”
旁邊跟著趙正站出來的幾個大臣紛紛開口響應道,催促其他大臣趕緊行動起來,話裏話外的意思誰都聽得出來,無非就是讓胡亥盡快登基。
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得不說,這世界上,總歸還是明白人多些的,都不蠢。
如今局勢明朗,前將軍姬離不知何時進宮,平定了宮中騷亂,還趁機掌握了宮禁大權,宮中數萬禁衛軍皆在其手。
殿內進來的這一大堆士兵,說好聽點是來保護他們的,可要是講明白點,那誰都知道,可能這就是他們的催命符了。
姬離力推胡亥登基,看上去,頗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那如果繼續硬頂下去,還能落的了好?
所以像趙正這等人,看清楚形勢後,立馬轉變了態度,之前極力反對胡亥,現在瞬間調轉槍頭,開始大力支持起胡亥來了,充當馬前卒,極力勸說其他大臣。
一邊苦勸,趙正一邊還將目光時而投向姬離,似乎是在等他的回應。
姬離也是將這一切收入眼底,趙正等人的表現也不出他的意料,畢竟他還真不相信,這大殿上有多少不怕死的人。
目光移了過去,淡淡的看了趙正一眼,眼中流露出一絲絲讚賞的意味,仿佛是對趙正頗為肯定一般。
趙正接收到姬離的眼神,心中一喜,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精神一振,勸說的更加起勁了,聲音洪亮明朗,在大殿內傳蕩。
其他幾個人也是看到了這一幕,紛紛堅定了信心,說實話他們從整個朝臣隊伍中最先站了出來,也是承受了莫大的壓力。
好在,看姬離這樣子,似乎是看到了他們的表現,想來日後不會虧待了他們,這就夠了,站出來不就是為了這個嗎,那還怕什麼。
有了趙正等人的“表率”在前,其他大臣也好似找到了借口,紛紛轉變口風,支持胡亥登基,成為下一任秦皇。
整個大殿頓時響起了一片讚揚之聲,對胡亥的讚美,誇他孝順有加,為人機敏靈巧,頗有智計雲雲,總之就是一個字,好。
仿佛胡亥真的是秦皇之位的不二人選似的,對比這些大臣之前的言語行為,這打臉來的太快,好像隱約間還能聽見一陣啪啪啪的打臉聲。
看著這些個大臣的表現,姬離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果然還是槍杆子裏出政權,拳頭大才是王道,之前說了半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這幫人就是不肯答應。
現如今,赤裸裸的強權主義,刀刃加身,引而不發,倒是讓這些家夥立馬換了副麵孔,仿佛之前大力反對的不是他們一樣。
幾乎所有大臣都開始支持胡亥,即使有那麼幾個很不情願,但在身後士兵那虎視眈眈的目光注視下,嘴唇囁嚅一陣,終究還是沒敢開口反對。
唯有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李由從看到趙正跳出來那一刻,心裏便已然感覺到有些不妙,隱隱猜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