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而逝,一眨眼就來到了三天之後。
自那日宮廷內亂開始,整個鹹陽城便處於封鎖狀態,許進不許出,引來百姓議論紛紛,無數人滯留城內,一片怨聲載道。
不過誰又會理會這些平頭老百姓的想法呢?哪怕民怨沸騰,也能視若無睹。
大人物嘛,總是忙得很,都有自己的“大事”要做。
鹹陽宮,處處張燈結彩,裝飾堂皇,人人喜氣洋洋,臉上露出笑容,對誰都是笑臉有加,整個宮裏其樂融融,氣氛祥和。
今天是胡亥登基的日子,這等大好事,誰敢不高興?哭喪個臉試試?會有人教你做人的。
此時在鹹陽宮的“宣祭台”,一切都已準備就緒,胡亥的登基大典即將在這裏舉行。
三天時間,封鎖狀態下的鹹陽城,對每個人來說,都幾乎是度日如年。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更是如此,三天時間裏,哪裏都沒去,一心待在自己的府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門口都有姬離派來的護衛,名為保護眾人安全,實則嘛,形同幽禁,但沒人敢反對,紛紛“笑”著接受了這一事實。
等到登基大典這一天,對文武百官來說就相當於解放了。
這些人早早就出發來到了宣祭台等候,見時間尚早,身邊也沒有了所謂的護衛跟隨,便開始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低聲悄然議論了起來。
“你們說,這前將軍姬離想要幹什麼?派人監視了我們所有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真是豈有此理。
如此目無法紀,狂悖禮法之人,簡直是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真當我們奈何不得他了?”
“害,還不是他想當大將軍,取代蒙恬的地位罷了,要不然,他會這麼盡力的擁立胡亥公子?
如若沒有這從龍之功,他想要代替蒙恬,那得等多久啊,怕是隻有等蒙恬死了他才能當上那個大將軍吧。
可現在呢?隻要胡亥公子一繼位,你們看著,要不了多久,大將軍的位子一定是姬離的了。”
“噓,噤聲,你們不要命了,敢討論姬離,這裏到處都是他的人,要是傳到他的耳朵裏,我們這些人小命難保啊。”
幾個大臣聽到提醒,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畫麵,都不禁打了個冷顫,紛紛收住了嘴,不再討論姬離。
對視幾眼,幾人很幹脆的轉移了話題。
“哎,讓胡亥公子繼位,真不知對我大秦,是好是壞啊?”
“是啊,胡亥公子的品行,我等皆知,哪裏能夠承擔得起這副重擔啊。”
“多說無益啊,隻希望胡亥公子繼位後能夠有所改觀吧,希望陛下在天之靈,能夠保佑我大秦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讓我大秦繼續保持這強大繁榮的勢頭,萬世永昌,永垂不朽。”
這位大臣口中提到的陛下,自然不會是指的胡亥,而是始皇帝,想到始皇帝就這樣被奸人所害,幾位大臣也是心中痛惜不已,一臉悲戚。
幾個人站在廣場一角,竊竊私語,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本以為處在偏僻的角落,無人能夠聽見自己等人的說話,可誰知這邊話音剛落,不遠處便有聲音傳了過來。
“各位大人,胡亥公子繼位,那可真是上順天心,下安民意啊,他可是陛下生前最寵愛的公子了,陛下對他寄予厚望,讓他繼位那是名正言順,陛下想必在天有靈也會感到欣慰的。
我等身為臣子,最應該做的就是安分守己,輔佐陛下,治理朝政,將大秦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條,讓我大秦越來越強盛,如此方不負陛下遺望,不負我等誌向。”
幾位大臣聞聲看去,原來是新上任的九卿之一,太仆趙正,不由得有些不屑,趙正一邊說著一邊還用挑釁的眼神看了他們幾眼,顯然是聽到了他們之前的議論。
幾人心中大怒,他們對這個靠阿諛諂媚上位的小人著實看不慣,對趙正一門心思巴結胡亥,替胡亥吹噓造勢的做法很是鄙夷,心裏不屑至極。
可眼下趙正風頭正盛,他們幾人雖然厭惡此人,但也不敢太過得罪,隻好將頭扭到一邊,不去理會趙正。
趙正見幾位大臣紛紛避開自己的眼神,心中不禁得意,洋洋自得,氣勢也更加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