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
每年顧奶奶的祭日,嫣然和軒木都會回到小鎮去祭拜。
小鎮美麗依舊,外麵的世界日新月異,唯獨這裏好似被按下了暫停鍵,一切都那麼古樸寧靜,猶如一幅長卷水墨丹青,仿若這世間最後的桃園,每每回到這裏都會讓嫣然心境柔軟而又舒暢。
這天拜祭完奶奶,軒木和嫣然獨自走在鄉間小路,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照在他們身上晃來晃去。
他們十指緊扣,雖不言語卻自然而又默契。
三個小家夥的降臨讓南宮家和林家熱鬧異常,也經常讓嫣然忙的暈頭轉向,耳朵邊翁翁直響。
尤其是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都說5歲孩子狗都嫌,她家裏一下有三個,不,算上這個牽著她手的大齡兒童,一共四個,真真是夠她從早忙到晚的。
孩子們滿兩歲的時候,軒木便帶著嫣然和三個孩子搬到了一間普通公寓。
軒木說他不想讓孩子們在太奢華的地方成長,他希望能夠給他們最普通健康的環境,其實與其說是為了孩子,實則是為了嫣然。
隻要嫣然住在南宮宅院,以她那樣的性格,就算田心語讓她歇著,她都會主動扛起未來宗婦的職責,管理偌大的宅院,還要照顧三個孩子,又剛剛生產完,軒木不希望周遭的環境帶給她太大的壓力,更不想看著她活的那麼辛苦。
曾經,嫣然對他說過,她想要的其實一直都不多,一個不大不小的房子,位置不需要太好,環境也不需要一流,就像所有普通平凡的小區裏最普通平凡的夫妻,過著油鹽醬醋的普通生活。
他一直都明白,也懂得,他的嫣兒,想過的不過是最普通的生活。
在軒木眼裏,無論嫣然的身份發生怎樣的變化,她一直都是那個最單純簡單的女孩兒。
這樣的一個她並不適合以南宮家宗婦的身份打理偌大宅院,忙於交際應酬,學著如何做好一個宗婦,更不願意看到某一天嫣然終於被調教成了標準的上流社會貴婦,為人處世足夠通透圓滑,卻失了本性。
他和嫣然一同經曆了這麼多苦難,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他都不願意放手,是因為他堅信這世間能夠給予嫣然幸福生活的人隻有他,而不是自私的將她捆綁在他身邊,看著她為他犧牲所有,在恍然間變了最初的模樣。
帶著三個孩子離開南宮宅院住在市區一間極為普通的小區,沒有保姆、育嬰師和打理內務的傭人,全權由軒木和嫣然兩個人照顧三個孩子,起初,無論是林家還是南宮家都是反對的。
可即便是在如此強烈的反對聲中,軒木仍舊堅持與長輩們溝通帶孩子們出去住的事情,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應允。
知道長輩們的擔憂,軒木做足了功課,循序漸進,在經曆了漫長的3個月的勸說後,長輩們終是答應了讓他們在外麵住一段時間,可若是讓他們發現他們夫妻二人沒有照顧好三個孩子,便會立即讓他們回來。
其實,兩家長輩們實在是舍不得孩子,可又耐不住軒木的意誌如此堅定,於是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本以為,他們定然堅持不了多久,卻沒想到一轉眼三年已經過去了,一家五口過的其樂融融,三個孩子也被教育的乖巧懂禮貌。
每天清晨嫣然和軒木都會早早起床,嫣然複雜烹飪營養健康的早餐,軒木則用最溫柔甜蜜的方式一個個叫醒每一個孩子。
主意親吻孩子們的臉頰,撓癢癢,讓他們嗬嗬笑著起床,然後帶著他們排排隊,洗臉、刷牙、繞著小區晨跑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