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榆罔畢竟沒有實際參與過鳥銃或火銃這種古代火器的大規模製作,對於可能的產量估計還是存在問題。
以他對鳥銃生產的了解,盧崇這幾十個人,能在三個月裏做出二百件就是極限了。
完全沒有意識到實際上借助相對先進的設計圖紙和後代的工程管理方法,分環節模擬流水線的生產管理方式,實際的生產效率已經被提升到兩倍。
這裏麵薑榆罔的估計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他在估計鳥銃製作時間時,參考了一些後來嘉靖年間對於鳥銃製作工藝的描述,裏麵的工藝並非最佳,而盧崇研究出的製作方法速度更快。
第二是他小看了流水線生產管理方式的效果,這種方式首先是把原本人力手工生產過程中相對獨立的一個個工匠個體聯係了起來,形成了集體生產的標準性,紀律性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其次則是通過流水線,甚至是多重流水線的工藝過程安排,加上和冶煉部門的合作對接,保證了所有工匠在工作時間內能夠充分地參與到火器製作中來。
加上莽古堡和煉金院日日夜夜關於這些鳥銃的重要性的宣傳,好像少造出來一支,就會讓所有人遭到麓川軍的屠戮,所以幾乎所有人都是鉚足了勁在製造火器。
那勁頭,仿佛每一把火器都是他們的命一般珍貴。而這些火器,尤其是鳥銃的威力,所有人都在成品的試驗中見識過,沒有一個工匠會質疑自己手下打造的火器在未來的戰爭中能派上的用處。
“這麼多!盧崇,你可不要說大話,務必保證鳥銃的質量,一定不能出現隨隨便便就炸膛的事情。”薑榆罔聽到了這個消息,一時間不由得喜形於色,完全沒有想到盧崇其實還隱瞞了產量。
“相信我,榆罔哥。”盧崇對於薑榆罔的這個要求自然是信心百倍,他既然能製造這麼多鳥銃,優中擇優供應給部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絲毫不擔心質量問題,用上了最親近的說法來讓薑榆罔安心。
······························
兩人分別後,薑榆罔回到了自己的營帳,現在這裏是情報部的總部所在。
為了保證情報部中文件的安全,他專門從部隊中找了幾個知根知底的可靠人物做衛兵,日夜輪流守護。
一走進去,阿天正在查看著情報員最新呈遞上來的消息情報,歪七扭八的字跡和淩亂的配圖讓她看得秀眉微蹙,不過這已經是代表了莽古堡的最高文化水準之一了。
她的姿態則是隨意地有些過頭,躺在薑榆罔的床上,仰著頭看文件,一派身心放鬆的樣子。
“喂,這麼累麼,躺著看東西?”薑榆罔走了進來,看見阿天的樣子,不由得露出微笑。
“你?”阿天趕緊一個激靈坐了起來,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又撒嬌似的抱怨:“的確很累啊,這些天來教他們識字讀書,費了很大的力氣。”
“效果如何?”薑榆罔順勢問起掃盲教育的情況。
“情報部的大家學得還算認真,畢竟他們都看到了於石直接去做副連長,張喜和劉元兩個去做排長的事情了,知道了在情報部立功,可以輕鬆當上軍官的事情。”阿天開始介紹。
“第一批在那個刀師傅建的小樓裏的學生共計五十三人,其中情報部全員三十二人,普通士兵十一人,工匠包括盧崇在內五人,其他是普通村民,也就是你說的那個————後勤人員。”
“大家學了幾天後,漢語拚音基本都已經掌握,開始學習簡體字了,像是陳總理事這樣原本就識字的,學起來自然很快,現在應該認識了全部的簡體字,而其他原本不識字的人,現在最多有認識上百個常用字的。”阿天說著,臉上露出淡淡的驕傲之色:“你覺得大家學得怎麼樣?”
薑榆罔拿起來阿天手中的情報員遞上來的新情報,看著那些雖然醜陋但卻結構清晰的簡體字,和他們在下方寫的最好的,他們的名字,不禁露出笑容:“學得確實不錯。”
“嘿嘿,我厲害吧。”阿天看到薑榆罔滿意的神情,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次她一個人獨力做好了薑榆罔交給她的任務,心裏還是很興奮的。
“不過,還是要再接再厲。”薑榆罔摸了摸阿天的頭,雖然相對於古代年輕女性的年齡來說不能算很小,但她畢竟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孩:“讓所有人都學會了這2500個常見字,才算是第一期掃盲結束。”
阿天聽到薑榆罔的安排,驚訝地張大了嘴:“這···可能會用上很久的時間。”
“給你三個月的時間,眼下是三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我需要得到一個掃盲完成的人員名單。”薑榆罔想了想,又說道:“你可以讓陳子羽來幫助你,完成多少人盡力而為就好,人數自然是多多益善。”
“嗯,我會努力的。”阿天點點頭,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
“喂,你可不要因為過於強硬而和學生發生衝突,我可不能隨時在你身邊保護你。”薑榆罔看著一臉決心的阿天,小心地提醒道。
阿天一笑:“榆罔哥,放心吧,我知道識字這種事情急不來的————另外,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