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的是有什麼補充,而不是有什麼異議。
兩個字的差別,就向群臣們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一直悶聲不響的二皇子王恒出列奏道:“兒臣曾多次聽父皇說,倭島上有一座銀山,若能取倭島之銀,用於對曹魏商戰,豈非事半功倍?兒臣向父皇請戰,征伐高句麗、辰韓和弁韓,然後以弁韓為基地,渡海征伐倭國,取其金銀以資唐魏商戰之用!”
王嵩道:“恒兒言之有理,那麼,朕想問你,若是要出征三韓及倭國,還需先做什麼?”
王恒道:“烏桓和夫餘勢力依然強大,若是要征三韓及倭國,應當先打服烏桓和夫餘。使我軍無後顧之慮。”
王嵩又問道:“如何消除烏桓和夫餘之禍?”
問的不是如何打服,而是消除禍患!
王恒道:“父皇英明,若我大軍壓境,烏桓和夫餘畏我軍威必然主動臣服,但這並不足以消除禍患。這些胡人,當我族強盛之時,便來臣服,當我族有難之時,便來劫掠,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呃……”
又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嵩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想如何行事?”
“這個,父皇和大哥剛才一直都在說“屁股決定腦袋”,父皇,您看這事……”王恒欲言又止。
“哈哈,你小子夠機靈哦!”
王嵩啞然失笑,隨即又問道:“若是朕許你征東元帥之職,為朕掃平烏桓、夫餘、三韓及倭國。你當如何行事?”
王恒道:“兒臣先說烏桓及夫餘的事。父皇在西涼平定羌亂,融合羌族的事,可供借鑒。但烏桓和夫餘與羌族不同。羌族與和漢族雜處百年,是處於遊牧和農耕之間的民族。通過一些畏威懷德的手段之後,融入漢族會比較順利。但烏桓和夫餘都是未開化的野蠻胡人,要想讓其融入漢族,畏威懷德的手段固然是不錯,但卻必須要先減少他們的人口。”
減少烏桓和夫餘的人口!
王嵩很感興趣地坐直了身子,同時,心裏也暗暗有些吃驚。
一直以來,與王泰和王華相比,王恒都表現得比較低調,王嵩也一直認為王恒比較忠厚老實以及仁德內斂。
但沒想到王恒會有如此見識,尤其是“必先減少其人口”一句話,說起來輕飄飄的,實則,關乎數十甚至上百萬人的生死!
“你想如所做?”王嵩緊盯著王恒問道。
“父皇,如果我大軍進駐遼東,烏桓和夫餘礙於我大唐軍威,必然前來歸服,但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方便減少他們的人口了。所以,我想秘密進駐遼東,然後以雷霆掃穴之勢殺進草原,行減少烏桓和夫餘人口之策,待其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再讓其快速漢化,融入漢族之中!”
王嵩驚得站了起來,這又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梟雄啊!
天啦……我王高山的兒子……怎麼個個都是這樣子的?
現在三個兒子成年,三個都是梟雄!
接下來,正在成長的崽子們還有十幾個……
王嵩真想仰天大叫一聲:
“Oh,my god!我這該不是……養了一窩子梟雄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