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好麵子的黃步雲(1 / 3)

王杲是正德九年進士,山東兗州府濟寧州汶上縣人。這個人趙期昌不陌生,因為王杲的官聲是極好的,是山東百姓都傳頌的一個人。

若是可以,山東人都希望王杲來當山東巡撫,造福家鄉。

論關心民間疾苦,滿朝諸公中,趙期昌就知道王杲與歐陽必進這兩個人不錯,用行動來表示對民間百姓的愛護。

王杲這個人下放為知縣因為政績出眾而被提拔為禦史,去陝西邊陲監管茶馬生意,而嘉靖皇帝又派宦官過去監督,因宦官騷擾地方,王杲就進行了反對。

而後回到中樞又反對嘉靖給蘇州織造派遣宦官,但本人能力操守擺在那裏,幾次反對嘉靖,嘉靖依舊升他的官,基本上每三年一升調,不到五十歲王杲就成了左副都禦史。

幾年前河南發生大麵積旱災,王杲以戶部右侍郎身份下派總督救濟工作,活民無數。故而,河南與山東兗州府、濟南府西部的百姓都非常的崇敬王杲,多給他立生祠。

趙期昌隻知道王杲幹過左副都禦史和戶部尚書,還不清楚現在王杲現在的身份,在今年七月時王杲又升官了,成了副總憲,即右都禦史這個禦史係統二把手,兼任戶部尚書,因國庫匱乏問題,親自跑到兩淮去監督鹽運工作。

因為河道缺乏修繕,導致漕運虛耗、成本上升,朝廷缺錢等著鹽稅用,所以王杲大權在握管的十分全麵。

在七月時若對朝中大佬進行排序,論影響力,文官體係中第一自然是首輔夏言,其次就是嚴嵩一黨,再次就是南京留守兵部尚書,這南京這邊若北京不出事,基本上也沒什麼用。

去掉南京這邊的百官,總督鹽運、漕運、河道工作的王杲可謂是僅次於夏言、嚴嵩的第三人。其次才是地方督軍要員,如曾銑、翁萬達之流。

朝中的爭鬥,趙期昌缺乏太多信息很難判斷出什麼,但王杲倒台,也讓他感覺莫名其妙。其實若算殃及池魚,王杲才是最大的那條魚。

朝中進行的複套計劃,已經隨著嘉靖突然的改變主意而演變成支持複套的夏言與嚴嵩一黨的鬥爭,先鋒戰就集中在兩淮方麵,正管這事的王杲,又是戶部尚書,還是支持複套的王杲,被夏言、嚴嵩合起來一起弄下台,必然有其原因。

原因太簡單,王杲很多次不給嘉靖麵子上了黑名單是一個原因;其次王杲影響力與日俱增,而官聲又是極好,一旦入閣會對夏言、嚴嵩造成威脅。

而王杲支持複套不假,支持的複套,不是支持首輔夏言,這是本質區別;而王杲親自跑到兩淮去監督,為的還是補充國庫,國庫是什麼?這是軍費,王杲跑去兩淮是去籌集軍費的。

王杲又自持名聲清白,與嚴嵩一黨不對付,也不鳥夏言,於是就成了眼前這種第一、第二勢力聯手打垮第三勢力的格局。

而彭黯呢,作為夏言、嚴嵩的江西老鄉,他請趙期昌剿滅黃步雲,不是為夏言、嚴嵩做事,而是為了保護王杲。

很多事情趙期昌不知道,如錦衣衛來的人,的確是拿了刑科的駕帖走的是正規路子,可他們這回代表的意誌是陸炳,陸炳要救王杲。

而黃步雲這個人是縱橫曹濮之間的大盜,曹濮之地古有彭越這種大盜,小說中又是梁山的根據地所在。這就是一個大賊窩,山東、北直隸、河南活不下去的人,就會跑到這邊去落草,源源不斷的出產各種盜匪。

黃步雲就是河南人,受王杲活命之恩,已經在江湖上放出話,他要劫囚車,給王杲一個說話自辯的機會!

就連三法司都斷定王杲貪汙一事是冤枉的,可王杲還是倒台,這已經不是貪汙不貪汙的問題。真讓黃步雲接近囚車,那王杲就徹底完了,罪名徹底洗不清,就連以後平反追封的機會都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