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渠從書房走出,看到張祖娥將晾幹的衣物裏外成套掛起來,而不是分件折疊存放,感到奇怪上前問:“弟妹,這是何故?”
張祖娥擠出笑容:“三郎吩咐的,說是要把這套衣裳掛起來,以便日夜觀瞻警示自我。這套衣服是三郎入宮時穿的,出來時穿的也是這套。”
這麼一解釋,張渠抬目細看,果然已經洗的脫色泛白,起毛,兩腿膝蓋處各留著個窟窿。
“那段日子也委屈了三郎……弟妹先忙著,咱還要去師尊那裏取些東西來。”
張祖娥微微欠身,對身旁夏折柳扭頭示意:“送送張先生。”
待人離去後,張祖娥提著這套衣物進入書房,掛在屏風內側。望著這套洗幹淨的破敗衣裳,張祖娥雙眸泛起水霧。
她了解趙期昌,她的丈夫喜歡的是幹淨,最大的驕傲就是自家的尊嚴。結果倒好,宮裏將近三個月的軟禁生活毀滅了趙期昌的生活習慣以及精神。
這套洗幹淨的破敗衣裳,在趙期昌看來承載的是他的遭受屈辱的抱負和產生的怨氣;而在張祖娥眼中,那個果敢熱忱,待人溫和的丈夫已經發生了蛻變,而眼前掛著的不是一套衣裳,而是一層蛻殼。
趙期昌將軍中事務理順之後,趕在宣武門關閉前入城。
他出宮本是一件隻關係他個人的事情,可他出宮是要整合軍隊為出征宣大做準備的。出征宣大能算是一件宮裏、朝廷還在保密中的事情,這種保密是有範圍限製的。那些範圍之外,又想插手、踏足進來的所謂人物們,自然會展開與趙期昌的交際。
趙期昌估計,他家中現在應該收到了一疊拜帖。
嚴府書房中,嚴嵩端坐麵容肅正,垂眉細細審視宮裏製定的出征計劃,不時翻動著頁麵。
故意加重的腳步聲停在書房門口,嚴嵩抬眉斜視過去:“慶兒?”
嚴世蕃踏步邁過門檻兒,手裏端著木盤正中盛放紅梅壽字蓋碗茶,抬頭笑著:“剛燉好銀耳粥,孩兒順手就遞給爹端來了。”
嚴嵩指了指桌上空位,放下手中折子問:“鴻兒、鵠兒要去東宮做事,你這個當父親的怎麼看?”
嚴世蕃將圓凳擺到桌案旁,落座後握著調羹輕輕攪動冒熱氣的銀耳粥,垂眉看著桌上那白色素錦裱裹並無題字的折子,一笑:“都是將門虎子,生來就有打仗的秉性,孩兒琢磨著能為國出力自然是好的。”
文職沒有世襲的說法,世襲武職是嚴嵩這種大員留給子弟的一種退路。當初嚴世蕃一直無法產子,為了嚴家煙火不斷,嚴世蕃就收養了兩名邊塞軍烈子弟為恩養子。
“你倒是狠心……可為父舍不得。趙梅川那一戰打的太過順利,以至於鴻兒、鵠兒以為疆場拚殺猶如兒戲。讓他們跟隨趙梅川作戰,為父怕有些人上下其手,裏通外敵陷趙梅川部於絕地。”
嚴嵩摻雜幾絲白色的眉頭皺著,語調緩慢:“皇上那裏拋出趙梅川做棄子,這是趙梅川的機會,也是趙梅川的劫難所在。這枚棄子拋出來,成龍成蟲是趙梅川的事情,不論成敗於我嚴家而言不增不減什麼富貴,因此讓鴻兒、鵠兒跟隨趙梅川沒意義。我嚴家要考慮的是盯緊朝中,趙梅川這麼一動,朝中的麻煩事才開始。”
“我嚴家都自顧不及,哪有攪合趙梅川事情的功夫?”
嚴世蕃聽著心急,攪著銀耳粥道:“爹,事情不能這麼看。孩兒倒是覺得鴻兒、鵠兒應該隨軍出力,因為趙梅川能勝,那朝中自然一切無虞;若趙梅川敗績或全滅,那朝中的風波必然極大。屆時,鴻兒、鵠兒留在京裏也無什麼作用,反倒有覆巢之危。”
他的意思很簡單,也合理。
嚴鴻、嚴鵠跟著趙期昌作戰,打勝仗自然一切都好,朝中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若是趙期昌戰敗,其中因由以內鬼為主的話,那朝中的風波就大了,說不好嚴家會被全滅。
與其這樣不如讓嚴鴻兄弟隨軍,哪怕戰敗或全軍覆沒,也有逃出生天保住命的機會。
如此合情合理的投機計劃,卻無法打動嚴嵩,嚴嵩接住銀耳粥吃了起來,就是不給嚴世蕃一個準信。
“爹!”
嚴世蕃忍不住低呼一聲,嚴嵩隻是抬頭:“慶兒還有旁的事情?”
“爹,你不許鴻兒他們哥倆隨軍,總得給孩兒給這倆兄弟一個說法吧?”
嚴嵩放下調羹,眯眼:“你要原因,那為父給你一個原因。為父不願與趙梅川有關聯,看皇上的態度,趙梅川封侯有望。你要明白,朝中文官、武官近些年來屢屢壞事,皇上想要重立勳官。”
“勳官?”
嚴世蕃眨眨獨眼,他對勳官體係並不了解,因為隨著土木堡之變,勳官集團集體陣亡、斷絕傳承正好一百年。對那些無關自身的東西,嚴世蕃向來缺乏興趣。
勳官,簡單來說就是武勳昭著而因功封爵的那批軍功貴族,這幫人起源於開國,彼此聯姻跟皇室關係、血緣密切,大多數勳官家族與皇室有親戚關係,又被稱作勳戚。
勳戚是皇室最後能依靠的幾支可靠力量之一,比武官、文官,勳戚這一層次與皇室的關係更好。
換個角度來看,勳戚與皇室沒區別,是榮衰一體的;若有區別,那就是皇室的軍功最大是領袖,勳戚的軍功小一些,是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