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裏開始回應了。
聖安東尼奧的球迷見狀都是心頭一緊。
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庫裏其實是沒有多打的,他的重心放在組織進攻上。
然而這個進攻回合麵對鄧鴻飛的防守好像瞬間燃起了欲望,施展出招牌得分方式命中。
50比49。
暫停回來之後,鄧鴻飛和庫裏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一次得分。
馬刺依然貫徹陣地進攻。
鄧鴻飛穩紮穩打第控製著球。
在快節奏和強對抗下,他的體力消耗得也很快,雖然休息了那麼久,但剛才聚精會神防守庫裏那一係列快如魅影的花式運球動作又遭遇了很大的消耗。
所以防守端被人稱為髒活累活。
進攻端是你掌控節奏,防守端是你得跟上別人的節奏。
被迫適應別人的節奏肯定需要付出的精力更多。
尤其是庫裏這樣移動靈活,控球技術嫻熟,節奏變換極多,並且在各個投籃點都擁有極大威脅的超級球星,你更不敢放他一丁點距離投籃。
所以對於防守者來講考驗更大。
鄧鴻飛控製籃球運過來之後直接找到四號位的迪奧。
和二號位的吉諾比利在六十度三分區做了個半掩護的交叉換位。
迪奧重新把球交到鄧鴻飛的手裏。
後者繼續麵對庫裏的防守,他沒有太多的動作,握球的瞬間,即刻矮身起速,向慣用手方向強突。
利用自己強壯的身體和身高臂長的優勢,壓迫式的生突硬鑿。
行進間,不時抬頭觀望隊友的位置,突然後撤一步,搶出投籃空間。
這步撤的極為突然,步幅也是極大。
庫裏防無可防,隻能眼睜睜地幹望著鄧鴻飛極為舒展的後仰出手。
拔進中投。
51比52,馬刺重新取得領先。
這比分看得人心弦緊繃,波波維奇雙手叉腰,麵無表情。
心裏想法很多。
他認為鄧鴻飛在進攻端的效率雖然不錯,但比起庫裏來講,缺少了一種東西。
這種東西就是對於防守球員的消耗。
鄧鴻飛的運球方式簡單,節奏變幻得也很簡單。
他用身體優勢去碾壓庫裏,短時間看來似乎還挺行。
可長期下去呢?
在防守側被庫裏消耗大量體力,在進攻端又用這種簡單魯莽的方式去打。
此消彼長,是什麼結果,稍作思量便能猜到。
這樣肯定不行,雖然上鄧鴻飛就是為了讓他持球,通過強有力的個人進攻來為馬刺的其他點位獲得更多的機會。
不過眼下勇士明顯就不包夾你,就讓庫裏一個人來防。
你進來了,我有內線在裏麵等著,好歹也能給你一些幹擾。
你不進來,那我就能撲就撲,不能撲你投籃也不可能百分百命中。
所以波波維奇做出了換人調整。
他把吉諾比利換下,重新換上了丹尼-格林。
防守庫裏太累太難。
所以需要一個在進攻端不需要付出那麼多精力的球員去承擔這一消耗。
丹尼-格林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擁有一米九八的身高,以防守能力和無球端接球投籃見長。
毫無疑問最適合這套為鄧鴻飛量身打造的突分體係。
丹尼-格林上來之後,負責防守庫裏,而鄧鴻飛則是換到二號位防守克萊-湯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