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失敗的合作(1 / 1)

雖然我們跟國外的製造業還是有差距的,但那隻體現在高、精、尖端技術上麵,有很多中低端的產品,質量根本就不會比國外的產。

但很多國產的製造業,還是摔在品牌不被認可上麵。

小件的東西尚且如此,大件大家隻會更慎重。

秦夢雪笑笑,說出了後世很多國產汽車崛起的模式:“所以我才說要轉換一下思路。現在你的眼光還是盯在國外品牌汽車的客戶群上,想要從他們手裏搶出來一點蛋糕吃。人家已經做熟了的,搶不到很正常。”

“可是買車的客戶--”安慶徽頓住,皺眉:“你是說價格戰?”

秦夢雪點頭:“對!其實你算一下汽車的成本,現在市場上有兩種車,一種是全進口,一種是國外品牌國內生產。”

安慶徽點點頭:“不錯。”

秦夢雪嗬嗬一笑:“全進口的就不說了,價格高昂,是富豪才玩得起的東西,一般二般的小老板都不敢奢望。”

--她這話說得不錯。

現在才2000年,有一輛車就很了不起的時候,根本不是後世那種汽車滿地跑,堵得到處都是的時代。

全進口汽車,可能一個小的城市,也就那麼十幾輛,是真正的稀有奢侈品。

安慶徽點頭。

秦夢雪繼續說:“至於合資汽車,我可以這麼說,根本就是一次失敗的探索!”

華國最初引起合資,是想要“以市場換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你來我國投資建廠,生產的是我們,購買的也是賣給我們,錢卻會被你們賺走大頭。

我們奉獻了市場也提供了勞動力,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你們的先進生產技術。

當時華國積貧積弱,重工業、大型製造業根本連設備都沒有,除了出國留學過的高材生,大家是見都沒見過!

國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根本就不可能教你。

這也是為了發展,沒辦法中的辦法。

可是,幾乎所有的汽車產業,都被國外資本玩兒了一道。

你們不是想以市場換技術嗎?可以啊,我們來合作。

於是,他們把生產線帶過來了,技術也帶過來了,看起來一切如火如荼,進行得非常順利。

很多合資企業,還把“國產化率”作為指標寫進了合同。

就是說,比如一輛汽車需要一萬個配件,我們合作的第一件,你要教會我做多少種配件。

我們的目標是,合作期滿,我們的國產化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及以上。

然後,在多少年之內,我們要有能力製造出自主品牌的汽車。

聽起來是個互惠互利,很好的計劃。

國外的品牌入駐華國,也生產得順順利利。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大街上跑的,卻依然全是國外品牌的汽車。

他們是把生產線安裝過來了,可那都是他們即將淘汰的落後生產線。

生產出來的汽車,永遠是低端產品,根本不足以和他們本土生產的相比較,不論是質量還是性能,甚至連操控性都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