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Real life的世界島(1 / 2)

曼靈頓島,是Real life世界島的名字。

它是一個總麵積在兩萬兩千多平方公裏的大型海島,也是所有玩家的出生島。

該島大致形狀為東西走向的橢圓形。

在其正中央,是一個占地約3000平方公裏,高度在4376米的活火山——因塔卡因斯。

因為山頂異常寒冷,被嶙峋怪石環繞、常年積雪覆蓋,這座活火山又有雪地裏燃燒的紅寶石之稱。

在山麓位置,是一片遮天蔽日的千年密林。

密林高聳入雲,枝繁葉茂。

樹枝縱橫交錯,如同蒼老的龍似的,盤繞在年邁的樹幹上,以張牙舞爪的姿態向四麵八方延伸。

嬰兒手臂粗細的樹根,在堅硬的泥土中蜿蜒,穿越在地底黑暗中,於數百米之外破土而出。

即便有人費盡心思,僥幸穿過密林,仰望到雪白純淨的山頂,進下來的路程,依然會望而卻步。

通往山頂的路被半米高的雜草、充滿倒刺的荊棘覆蓋。

由於很久之前的火山噴發,大量的玄武岩等石塊散落在因塔卡因斯的表麵,在山脈褶皺向斜部分,雨水、地下暗河窮年累月的衝刷山體,導致嫩綠色的雜草、荊棘之下,還有不為人知的無底洞窟。

因此,想要登山,除非會飛,不然,非要把雜草清理幹淨,開辟出一條小路不可。

賭運氣,除了不幸跌入地下洞窟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站在因塔卡因斯山上,向東望去。

在曼靈頓島的最東方,是玩家的出生城市——光輝城。

光輝城南北延伸,麵積在5000平方公裏左右,在全力運轉的情況下,足夠容納八百萬人,是一座現代與過去交織在一起的城市。

古老的氣息與現代科技氣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從都市區跨入古老區的時候,人們會有一種撥開烏雲見明月的舒適、享受、感慨感。

該城市一共分為五個部分:

麵積最小的區域,當屬中央城區!

中央城區,又名哈魯克區,麵積隻有50平方公裏。

這裏沒有任何居民區,隻有八個典型區域。

光輝大廣場:地麵由用純白色大理石鋪製,總麵積在30萬平方米,廣場之中,隨機布置了共有299個座位,是居民集會的場所。

神聖藏書樓:總麵積在3萬平方米藏匿了光輝城建立以來的所有書籍,是城市曆史傳承之地。

光輝行政廳:用來處理城內犯罪事件的建築物。

超然鍾樓:高度99.99米,存在時間最久,因為沒有人打掃,被藤蔓纏繞,紅色的牽牛花自由地在鍾樓外牆綻放。

它是全城最高的建築物,哪怕是城北、城南繁華都市區中的摩天大樓,也無法與其比擬。

每到關鍵時刻,鍾樓中的大鐵鍾都會被神秘人敲響,這裏究竟有什麼秘密,沒人知道。

地下監獄:深入地下18米,地下空間巨大,大約為20萬平方公裏。這裏機關重重,通道錯綜複雜,一旦被關進去,哪怕是監獄的設計者,在沒有權限的情況下,想要逃出來,也要耗費三年的時光。

監獄的入口在光輝行政廳內部,這裏是城市關押犯罪人員的場所。

任務大廳(總部):玩家領取任務之地。

公會大廳(總部):建立公會之地。

繞城河流:

因為中央城區——哈魯克區的神聖性,凡是踏入這裏的人,除非擁有特殊權限,否則,無論是玩家還是npc,都會暫時被封印能力。

哪怕已經到達100級,也會被封印能力!

在哈魯克區的東部,是麵積第二小的東城區。

東城區比較可憐,它沒有比較炫酷古老的名字,名字就叫東城區。

東城區:占地麵積約750平方公裏,是全城最古老的地方。

相傳,第一批登陸島嶼之人,就是在東城區開荒拓土,發展城市。

其建築的主體風格之一是傳統的哥特式:幽暗的古堡、瘦窄的空中閣樓、用荊棘裝飾的路燈、被黑色鐵柵欄圍繞起來的神秘別墅宅院。

最荒誕不經的莫過於在東城區的熱鬧街道不遠處,竟然存在著一大片無字碑墓地……

墓地麵積廣大,荒廢已久,雜草叢生。

黑灰色的院牆高一米,院牆上是早就已經布滿猩紅色鐵鏽的尖頂鐵柵欄。

每到半夜,鐵製的鏤空雕花式大門常常半開半掩,似乎在等待什麼人歸來。

作為哥特式風格外的另一種主體風格,羅馬風格的建築在東城區的建築群中時隱時現。

因為羅馬風格講究拱形、宏偉、壯大、浮雕……

因此,它們不出則已,一出驚人!

高聳的教堂在東城區最西部聳立,阻擋著哥特風格的建築群。

它恐這群陰暗恐怖的家夥,侵擾哈魯克區神聖的領土。

圍繞哈魯克的那條繞城河,從正西偏南直插而來,撕裂東城區五分之四的麵積之後,又向東北流淌,把東城區徹底分為南北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