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蘇言在縣衙的後堂渡過了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的第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伴隨著雞鳴聲醒了過來,看著窗外的天光大亮,耳邊聽著公雞的啼鳴,蘇言突然想起了穿越前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的關於舟山民俗的文章。
1651年,也就是明年,清軍就會登陸魯監國占領的舟山,屠殺1.8萬多人,一直殺到隻剩下六戶人的時候,因為雞鳴而停止殺人,那六戶人才得以幸免於難。
隻可惜蘇言身處泉州西北的群山之中,沒辦法阻止這個慘案的發生,不過他隨後轉念一想,這場屠殺不過是有被記錄下來的清軍眾多慘無人道的屠殺中的一件,還有更多屠殺因為種種原因沒被記錄下來,他想每件都插手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徹底阻止清軍對漢人的殺戮,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強壯起來,將滿清趕回他們那貧苦的關外老家去。
蘇言心裏想著,走到院子內用手指沾了些鹽充當牙刷,清洗了一遍自己的牙齒,隨後再用清水洗了把臉,便準備去前堂享用早餐。
說起來,原本衛兵還為他準備了一支豬毛做成的牙刷,也不知道是這個牙刷的質量太差,還是豬毛牙刷就是這樣,他昨晚試用了一下,結果刷完後嘴裏多了好幾根豬毛,蘇言於是不想再用它了,還不如用自己的手。
等他走到前堂時,廚娘已經把早餐端了上來,畏懼地偷看蘇言,見他對早餐沒有露出不滿的神情,才鬆了口氣,小心翼翼地想要退下,卻被蘇言叫住了。
這個廚娘是前知縣王榜家的,王榜一家都住在縣衙後堂,在蘇言住進來以後,除了廚娘的所有人都被趕了出去——之所以隻留下廚娘,還是因為蘇言不想餓死,要是沒了廚娘,他手下這些五大三粗的士兵哪個煮飯給他吃?
言歸正傳,等蘇言看見自己的早餐時,才深刻的明白這裏的糧食果然不足,連一縣之主的早餐都顯得這麼寒酸,一塊蒸番薯、一碗稀粥,就是他的早餐。
蘇言叫住了廚娘,問道:“本縣的百姓三餐都是食用番薯?”
廚娘本以為蘇言是對早餐不滿,心裏還提著一口氣,見蘇言隻是用平淡的語氣詢問,才大膽起來,用帶有濃重口音的方言回答道:“是的,稻麥收成都很差,隻有紅薯能收獲很多,所以基本全年都在吃紅薯。”
紅薯是福建本地人的稱呼,蘇言沒有理會稱呼的差異,繼續道:“除了紅薯以外,你們平日裏還吃什麼?”
“稀粥、紅薯葉、或者是醃蘿卜。”廚娘回答道,一說到她擅長的領域,她的膽氣明顯大了很多:“葷腥我們完全不敢想,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敢買一小塊肥肉用來熬製豬油,用於接下來一整年的烹煮中。”
“嗯……”蘇言拿起那塊番薯,把上麵的皮扒掉,一邊問道:“那你可知道,一畝地可以產出多少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