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時辰後,戰場才終於打掃幹淨,所有清軍降兵都被集中看押起來,地上散落一地的武器、防具也都被收集著堆積在一起,屍體則是被丟進一個挖好的大坑裏,統一掩埋。
此戰,蘇言麾下陣亡了四百三十一人,其中大半是征召長矛手,唯一一隊長矛手隻剩下了一半的人,忠武營刀盾手也陣亡了近百人。
這還是清軍陷入圈套後軍心大亂,無心繼續作戰的情況下,都能給蘇言帶來如此之多的傷亡,若是正常情況下的正麵交鋒,那他想都不敢想了。
蘇言這邊傷亡巨大,林忠的部隊也有不少的傷亡,不過因為他們是後麵入場,再加上單兵戰鬥力比蘇言這邊強上許多,所以八百餘義軍將士在戰後還有不到六百人能夠繼續戰鬥。
巨大的傷亡換來的是清軍的全殲,除去白天和蘇言戰鬥中陣亡的近一百多人,參戰的兩千三百多名清軍士卒此時居然有整整一千七百一十四人繳械投降,四百二十八人死亡,隻有馬得功和兩百多人僥幸逃了出去。
除了降兵外,蘇言他們也繳獲了腰刀一千五百把、長矛四百五十把、軍弓三百五十把、各類尚可使用的箭簇一千多支、火銃一百多支、火藥及彈丸一百五十斛。
另有鎖甲六百件、棉甲六百五十件、皮甲九百件,又搜出金銀五百多兩,蘇言看不上這些,便讓士兵們自己收起來了。
這些武器裝備,蘇言決定和林忠對半分。武器方麵,長矛、軍弓和火銃蘇言統統不要,換取腰刀全部歸於他,盔甲他分到了鎖甲三百件、棉甲三百二十五件、皮甲四百五十件。
盔甲蘇言準備先送回德化,讓工匠修補清洗盔甲後,再讓寶貴的線列步兵裝備上,係統步兵自帶的軍服在歐洲可能還適合,可放在冷熱兵器交替的東亞,就非常另類了。
分完戰利品後,蘇言和林忠就對那一千七百多名降兵頭疼起來,這些降兵的人數都快比他們的聯軍還要多了,要是全部帶去永春,隻怕他們會陣前鬧事,壞自己的好事。
就這樣放了他們也不可能,放他們回去不就是放虎歸山,讓他們重新武裝起來和自己為敵嗎?
唯一的辦法,就隻有將這些降兵納為己用了。
想了想,蘇言還是決定按照分配戰利品的方式,將這些清軍降兵五五分,每人得一半,林忠也對此沒有任何意義,他恰好也需要補充兵力,就算是對半分,他也可以借此將自己的實力壯大一翻。
於是,這些清軍就被重新打亂,分開,蘇言也得到了八百五十七名降兵。
分到降兵後,他重新采用之前的辦法,命令這些降兵去辮蓄發,又將裏麵的把總和一些比較哦有名望的人挑出來,陣前斬殺,震懾降兵,隨後又許諾隻要他們加入自己,每月也能領一筆軍餉,恩威並施之下,這些清軍降兵紛紛納頭便拜,口稱願服。
蘇言麾下的忠武營也因此增加了八百名新兵。
即便如此,蘇言也沒有完全信任這些降兵,此時已接近月底,他準備在拿下永春縣城後,將這些降兵連同之前的忠武營一塊送進下個月月初建好的部隊營房,讓他們接受係統的“再教育”,以起到徹底保證忠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