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文一武(1 / 2)

在老人的邀請下,蘇言等人進入了名為清潔寨的四進小院內。

老人的名字叫做賴垓,大銘瓊溪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秉賦聰穎過人,並受家學熏陶,好學不倦,9歲能文,淹貫經史,天啟七年,由恩貢應順天府鄉試中舉人,崇禎元年春禮部會試中進士。

他在朝中任職多年,忠於職守、成為崇禎皇帝得力近臣之一,授階通議大夫,命為東宮講學,晉秩宗伯學士,其間曾屢次受命為欽差大臣,代表朝廷至朝鮮、安南等地冊封藩王。

崇禎十七年,賴垓奉旨給假回鄉省親,未及返京清軍入關,賴垓遂結廬瓊溪,後又屢次拒絕清廷征召入仕,如此有才能,又品行忠義之人,有資格讓蘇言親自上門,邀請出山。

“蘇將軍落座吧。”

跟隨賴垓進入前堂,老人坐上了主位,抬手示意蘇言坐下,就在蘇言坐下時,一位身著粗布衣袍的中年婦女端著茶盤走了出來,她先為賴垓倒滿茶水,隨後信步走到蘇言身前,為他斟茶。

還沒等蘇言開口,賴垓就說道:“這是老夫的兒媳蔡氏,老夫家中沒有仆人,讓蘇將軍笑話了。”

“沒有沒有。”蘇言擺了擺手,道:“宇肩公清貧儉樸,令人敬佩,若是我大明朝官員人人能和您一樣,也不至於山河沉淪,王師偏安。”

賴垓聞言隻是笑了笑,並不打算在這個話題上多做討論,他話鋒一轉,道:“蘇將軍,你來找老夫,所為何事?”

蘇言站起身來,道:“宇肩公可喚我的表字安國,莫要繼續稱呼蘇將軍了。”

說完,他繼續道:“安國此次前來,是想要邀請宇肩公出山,去往德化任官,我軍雖已光複德化、永春二縣,但外有強敵環伺,清軍隨時可能南下來犯,內部人心不齊,降清之聲時有。

我雖無朝廷委派,前宋範公曾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山河沉淪,朝廷南遷,我大明江山盡數落入滿人之手,但凡血性尚存,且心懷報國之誌,都不甘願剃發易服,成那滿人的奴才。

安國早已聽聞宇肩公之美名,因此前來拜訪,望宇肩公出山助我,與我一同光複大明江山。”

說完,蘇言深深鞠了一躬,行了個大禮。

“說得好!”

還沒等賴垓開口,後堂突然傳來了一聲喝彩,蘇言起身看去,居然是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那男人與賴垓有八九成相視,卻虎背熊腰,一副彪悍之氣。

“說得好!”男人又喝了聲彩,他進入前堂,向賴垓行了一禮,口稱父親,隨後看向蘇言,道:“蘇將軍之言,深得賴洵心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漢家兒郎就應該投身軍旅,保家衛國,而不是在這山野之中虛度光陰!”

“與明,真是胡鬧!”賴垓嗬斥道:“你已過而立之年,怎麼還是小孩子脾氣!”

“父親,孩兒不是胡鬧,您自小便教導孩兒要忠君報國,可如今大明江山即將落入那韃子之手,我大明朝三百年基業毀於一旦,孩兒又怎能如懦夫一般,躲在這山林之中,成那亡國之奴?”賴洵激動地說道,情到深處時,他兩眼發紅,眼眶之中已是含有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