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並不知道清軍大營內後麵發生的事情。
此時的他看著如潮水般退卻的清軍,以及那遍地狼藉的屍體,嘴角忍不住上揚,最後演變成開心的笑聲。
“這霰彈,果然是一大利器!不論是哪個時代,霰彈之下,眾生平等。”
他身邊的幾名部將雖然沒聽懂後麵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但也跟著露出了笑容,得利於霰彈的存在,原本義軍還要迎接慘烈的近身肉搏,但在那二十門火炮打出一輪齊射後,一切都結束了。
各部在清軍敗退後迅速進行兵員清點,統計傷亡人數, 並很快被彙報到了蘇言麵前。
此戰, 除了最開始死於清軍炮擊之下的數十個士卒外,就隻有陣亡幾個被清軍箭簇射中要害的倒黴蛋了,反觀清軍,六百騎兵隻逃回去不到二百人,被哥薩克步兵繳獲了二百三十八匹完好無損的戰馬,其他受傷或是死亡的戰馬也被他們拖了出來,幹淨利落的放血宰殺,成為義軍將士們的盤中餐。
還有正麵進攻的九千步卒,除去行進中的被燧發槍兵、鳥銃手和弓箭手射殺的人以外,直接死在霰彈近距離炮擊之下的人最少也有四千多人。
這並不誇張,現實裏的霰彈炮擊威力遠遠要比遊戲中更大,現實中的霰彈還有強大的衝擊力,在穿透前麵士卒的身體後還能繼續向前飛向,一直在動力被削弱為零後才停留在最後一人的體內。
再加上清軍越過陷馬坑後失去陣型而擠在一起,這就給了霰彈最大的殺傷機會, 二十門火炮轟出的數以千計的霰彈使越過陷馬坑的清軍無一幸免全部陣亡,後麵的人也都前仆後繼的倒下,就隻有靠後的士卒才幸免於難,帶著極度的恐懼逃回清軍大營,向其他人宣傳義軍的恐怖。
這, 也是霰彈帶給清軍的副作用。
統計完傷亡後,蘇言便讓士卒們走出車陣,到一片狼藉的戰場上去清理戰場,將所有還能用的武器裝備收集起來,屍體則是挖幾個大坑集中掩埋,並火速命人返回泉州府運來大量石灰,傾倒在屍坑周圍,防止瘟疫。
清理戰場一直從中午持續到晚上才終於結束,隻是可惜的是,因為霰彈的緣故,眾多從清兵屍體上扒下來的甲胄都殘破不堪,無法修補後使用,便隻能先搜集起來,運回泉州府,將這些甲胄融化成鐵水,再製作成別的器物。
武器方麵倒是沒有太多的損壞,繳獲來了長刀腰刀三千多把、長矛兩千多把、弓四百三十八副、箭簇一千六百八十支,發起進攻的清軍中並無鳥銃手,因此沒有繳獲火器。
另有布麵甲三百四十一件、棉甲八百九十一件、鐵甲五百三十件, 這些甲胄大部分都有損壞, 需要送回府城由工匠修補。
當天晚上,義軍大營內便飄起了陣陣肉香。
夥兵們將哥薩克步兵處理好的戰馬屍體剁碎後扔進裝滿水的大鍋裏,又往裏麵倒了些鹽巴和少許香料調味,燉煮了幾大鍋的馬肉湯,這還不算完,沒烹煮的馬肉則是改了花刀後串到樹枝上,架在火堆上麵用火烤,中途又抹了點鹽巴,一直到烤出肉香後,再搭配馬肉湯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