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決方法(1 / 2)

張名振和黃安對蘇言的這個部署沒有其他意見,兩人接令後,黃安便告辭離去,張名振沒有一同退下,他看著蘇言,麵露幾分猶豫,似乎是在糾結著什麼。

蘇言見狀,主動問道:“候服,發生什麼事了嗎?”

見蘇言主動詢問了,張名振一咬牙,問道:“督師,眼下南京光複,朝廷遠在雲貴而無法兼顧江南,督師為何不迎魯王殿下至南京,暫攝國政?日後若是朝廷東遷,魯王殿下自然會辭去監國,還政陛下。”

蘇言聽了,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他深深地看著張名振,讓後者感覺他的目光好似能將自己吞噬一般,蘇言說道:“候服,天無二日這個道理你應該不會不懂,陛下為大明正統已是毋庸置疑,大明已經再也承受不起一次內鬥了,先前唐魯爭立,朝廷內鬥以至於北虜趁虛而入連下閩浙二省,俘殺思文皇帝(隆武),此教訓還不夠痛徹嗎?

若是你真心為國為民,忠於朝廷社稷,就請勸諫魯王,讓其自去監國名號,所部重歸朝廷製下,而不是在北虜暫敗之時還意圖爭權奪利。”

蘇言的話說的很不客氣,以至於張名振聽得麵色一時紅一時白,半晌,他才幽幽道:“督師所言甚是,令人振聾發聵,名振……名振記下了。”

“候服。”見張名振如此,蘇言的語氣變得溫和了許多,他繼續道:“候服,魯王於你有賞識提攜之恩,從遊擊之職升為如今的定西侯,你對魯王殿下的感激忠誠我都能夠理解,隻是在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個人情感隻能暫時放下,我希望你能夠好好想想。”

張名振低垂著頭,聽著蘇言的諄諄教誨,臉上滿是羞愧之色,他沉默了半晌,才抬起頭來,拱手行禮,道:“督師,名振記下了,請允名振回舟山一趟,當麵勸諫魯王殿下自去監國之位。”

蘇言點了點頭,答應了張名振的請求,不過考慮到魯王朝廷內部也並不是一條心的,蘇言還是讓張名振帶兵返回舟山,這樣一位臨死前都還牢記抗清大業的民族英雄,蘇言不希望他死在自己人的手裏。喵喵尒説

張名振雖然不明白蘇言讓他帶兵回去的目的,但出於對蘇言的信任,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當天晚上,蘇言連夜讓中書舍人管嗣裘寫下了一篇交予永曆皇帝的奏折和捷報,捷報內一一細數了參與攻城中的眾位將領的戰功,那些投降的清軍將領也沒有漏掉,蘇言就是準備以此籠絡人心,讓那些投降將領對他心生感激,進而更加忠誠於他。

寫完奏折後,蘇言讓王元用從錦衣衛中挑了幾名機靈點的人,讓他們帶上奏折、捷報和一封蘇言親筆的密信,以及用來上下打點的銀兩,乘坐船隻從海路前往雲貴。

之所以要準備上下打點的銀兩,就是要讓永曆身邊的大臣們幫忙說點好話,讓永曆那老小子授予蘇言設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審理等官的權力,方便施政,同時允許他委任官職。

當然,畫大餅也是必不可少的,蘇言親筆寫下的密信裏就向永曆畫了一番大餅,先是言詞誠懇的表示自己對皇帝是多麼的忠誠,對不尊朝廷的孫可望有多麼的仇視,隨後表示自己一定會盡全力將皇帝救出來,還於舊都,隻是他的實力和兵員相較於孫可望還是太弱了,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夠授予他上麵的那些權力,讓蘇言在東南迅速積攢起實力,然後就能揮師西進勤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