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任務下達後,楚軍便開始行動起來。
四月二十二日,寧夏總兵劉芳名率軍自開州南下,兵分兩路一路直取劄佐司,一路猛攻秦軍南門河防線的後方。
而在同時,定南侯曹大鎬與張自盛也率軍從正麵對秦軍防線展開進攻。
雙方隔著奔流的河水展開炮戰,無數炮彈在河麵上空呼嘯而過,又重重落入對岸的敵軍軍陣之中,砸翻大片人馬。
溝通南門河兩岸的是一道建造於明初的石橋,據說這裏曾經是黔國公入貴陽時走過的橋梁,可如今楚軍源源不斷地衝上橋梁,向對岸殺去。
而對岸的秦軍萬箭齊發,銃炮齊鳴,在秦軍密集的火力之下,進攻的楚軍前仆後繼的倒下,進攻開始的數個時辰後,石橋的橋麵上已經鋪滿了楚軍的屍體,血流成河,那奔騰的南門河甚至都被染成了紅色。
曹大鎬與張自盛的兵馬並非係統訓練出來的精銳戰兵,因此在持續幾個時辰的高強度猛攻後,楚軍終於承受不住巨大的傷亡停止進攻,雙方隻能繼續以火炮互射。@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一天下來,隻是粗略統計,秦楚兩軍在南門河上空互射的炮彈就超過了千枚——因為雙方射擊的都是最為原始的實心彈,因此到了後麵,兩軍都是直接將對方射來的炮彈塞進炮口,射向敵軍。
南門河的戰鬥是如此慘烈,劉芳名的寧夏軍也遭到了強烈的抵抗。
劄佐司雖然並非牆高城堅之地,但為了拱衛貴陽,王尚禮親自坐鎮此地,守城的秦軍也都是從四川隨同入雲貴的精銳老營。
他們頑強抵抗,誓死不退,為了擊退楚軍,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不論是擂石、滾木、金汁、火油亦或是轟天雷,凡是能夠對敵軍造成殺傷都全都被他們裝備軍中。
在秦軍的頑強抵抗之下,楚軍隻能冒著箭雨勉強登上城牆,但他們根本沒有站穩腳跟的機會,很快又被擊退。
在慘烈的廝殺中,這些來自邊陲之地的寧夏兵也都殺紅了眼,他們在衝上城牆後直接與秦軍陷入近身肉搏。
為了能夠殺死敵人,他們用上了各種能夠稱之為武器的物品,不論是刀槍劍矛,還是短刀匕首,亦或是人類身上最為堅固的牙齒,凡是能夠殺傷敵人的都被用在戰鬥之中。
戰鬥之激烈,以至於等戰鬥結束以後,兩軍士兵抱在一起一同赴死的情況常有發生,等清理戰場後,秦軍驚駭的發現不少楚軍臨死前還死死咬著他們袍澤的要害部位,而秦軍中也有許多士兵強行抱著敵人跳下城牆,兩人一同摔死。
第一次攻城隻持續了半天,劄佐司的城牆底下就迅速堆滿了兩軍士兵的屍體,空氣中彌漫著金汁那濃鬱的惡臭,其中也摻雜著令人絕望的濃厚血腥味。
隻這半天的攻城,就讓坐鎮督戰的王尚禮和劉芳名心中都充滿了驚駭,他們都意識到自己麵對的敵人不容小窺,這是難纏的對手,也是令人敬佩的對手。
不過致命的是,秦軍戰鬥力最為出色的老營兵已經在連年的戰鬥中消耗過多,若是將最後的老營都葬送進慘烈的廝殺中,秦軍就隻能將缺少實戰的新兵送上戰場了。
雖然新兵經過一場場慘烈廝殺後也會變成經驗豐富的老兵,但秦軍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能夠讓他們慢慢蛻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