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大戰在即,吳三桂召集了軍中諸將,召開了一場小型軍事會議,商討這場戰役的部署。
說是商討,其實也算是吳三桂的個人專場秀,因為此時河東的周軍軍中隻有吳三桂才算真正有指揮才能的大將,他命次子吳應麒領軍五千駐紮大慶關,大女婿胡國柱領兵一萬屯兵臨晉,隨機應變,侄子吳應期同樣領軍一萬前往河津,應對韓城方向的夏軍。
而吳三桂本人則是領軍兩萬五駐紮蒲州,等待夏軍主動渡河後,在河東與其大戰——此時的河西夏軍兵力已經超過了周軍,因此他才決定轉攻為守,等待敵軍主動進攻。
他不知道的是,夏軍軍中的火力已經比之前更加凶猛了,隨著蘇定遠一同而來的還有那些可怖的火箭炮,這些火箭炮足以給周軍狠狠上一課。
另一邊,蘇定遠也在同州召開了一場小型會議,他一向是進攻主義者,再加上軍中擁有強大的火力,他便決定主動發起進攻,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他將這場戰役分為兩個主要戰場和一個次要戰場,他將親自坐鎮朝邑,指揮第一鎮部分兵馬與第三鎮及部分原夔東十三家兵馬共計三萬餘人攻打蒲州,臨國公李來亨坐鎮韓城,指揮剩餘的夔東十三家兵馬與平定伯林忠所部渡河攻取河津。
次要戰場交給平夷侯周鶴芝與中鎮總兵馬泰,兩人率領本部五千人馬待命,等臨晉的周軍出現調動,分兵馳援南北後再渡河進攻。
會議結束後,各部便開始整軍備戰,並於三日後正式發動進攻。
十二月十九日,隨著隆隆炮響及火箭炮發射時特有的尖銳呼嘯聲,河東之戰正式打響。
夏軍以眾多火炮開路,八架火箭炮與數十門火炮向河西沿岸的周軍前沿陣地展開猛烈炮擊,那可怕的火箭拖拽著長長的尾焰向河對岸重重砸去,落入營地後紛紛炸開,引燃熊熊大火。
周軍為了取暖,營地內自然滿是厚布,他們的盔甲外麵也多披了一件級厚的長袍,在火焰蔓延開來後,那些躲閃不及的士兵紛紛被點燃,大火瞬間就將他們吞噬,一個個火人尖叫著在營地內四處亂竄。
猛烈的炮擊第一時間就將周軍給打懵了,他們被吳三桂部署在這裏,本來是想在夏軍進攻時展開攻擊,給夏軍製造一些困難,讓他們無法順利通過。
可誰曾想到,夏軍的火力居然如此凶猛,營地內的周軍頓時就被砸得鬼哭狼嚎,士氣驟然大跌,為了避免出現更多傷亡,負責指揮前沿陣地的周軍參將連忙下令後撤,將這裏讓給夏軍,撤回去與吳三桂彙合。
在前沿陣地後麵數裏處,吳三桂已然動員軍隊開始列陣,他挑選的戰場是一片平坦之地,這平坦的地勢非常適合騎兵作戰,而且地麵上的積雪並不厚,不會影響騎兵作戰。
為了不讓夏軍提前發現關寧鐵騎,他命關寧鐵騎人人披上白袍,設伏於密林之中,隻要夏軍與他坐鎮的步軍交戰,關寧鐵騎就會從設伏點殺出,向夏軍側後方展開衝鋒。
見周軍如此快就被擊潰,夏軍迅速穿過被凍得極為結實的黃河河麵,在河對岸列陣,站穩腳跟後才將火炮裝車,一同運往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