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試(1 / 2)

當甘肅總兵張勇一行人得知朝廷下令單獨設立甘肅布政使司的消息時,他們還在半路下榻的驛站內。

新朝建立後,朝廷也在積極修繕維護驛站係統,讓帝國各地的消息能夠以最快的時間傳至中央,在蒸汽機或是蒸汽火車出現之前,馬還是這個時代最快的交通工具。

得知朝廷居然將甘肅劃分出來單獨設省,而沒有去動他的軍權,張勇鬆了口氣,他並不在意甘肅的政務被誰掌控,他唯一在乎的就是甘肅的軍權能不能繼續被掌握在他自己手中,隻要朝廷不動他的兵權,他就願意成為朝廷的大忠臣,為朝廷而戰。

三個人裏麵隻有張勇在關注這件事,王進寶和趙良棟依舊處於懵逼的狀態,他們中一個隻是籍籍無名的小小守備,一個也隻是不入流的遊擊,兩人這半個月以來一直絞盡腦汁都不知道怎麼自己是怎麼被朝廷知道的。

不管三人怎麼想,一個多月後,三人終於從甘肅趕到了江寧,為了不讓皇帝覺得他們怠慢不敬,三人不敢在路上遊山玩水,他們的速度之快就連蘇言都感到詫異。

三人到了江寧後,蘇言並未急著將他們召入宮中,隔了幾天才把三人召入宮中覲見,三人入宮後當即就被江寧皇城的宏偉寬闊震驚到了。

他們三人都是從偏僻貧窮的河西之地出生的,哪裏見過這樣的景象,別說是皇城了,就算是次一級的秦王府都沒見過,哦不對,張勇還是在蘭州見過沒落廢棄的肅王府的。

經過一係列繁瑣的程序後,張勇三人終於被領到了蘇言麵前,三人依次向蘇言行禮跪拜,自我介紹。

三人雖然年齡不一,但身材皆為魁梧,且膚色黝黑,皮膚粗糙,一看就知道是標準的西北軍漢。

蘇言先是詢問了張勇一些關於甘肅軍務的事情,張勇一一回答,據他所說,甘肅鎮下轄軍漢三萬餘,其中步軍兩萬,騎軍一萬,騎軍之所以維持眾多,主要還是為了防範西麵的葉爾羌汗國與青海的和碩特汗國的威脅。

雖然朝廷和兩國保持名義上的和平,但實際上還是經常有小規模的武裝衝突發生,各種族組成的匪盜在沙漠戈壁中橫行,掠奪來往商販,他們甚至猖獗到連官軍都敢襲擊。

在這種情況下,甘肅鎮作為大明、大清兩朝最西的邊陲之地,自然而然需要維持一支強大的邊軍。

不過,邊軍雖然強大,但甘肅鎮並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還是需要依靠內地的商隊和朝廷的撥款維持生計,這也算是他們的致命命門了。

在與張勇交談結束後,蘇言便按照品級,與趙良棟繼續新的談話,他們二人之間的談話主要是圍繞練兵展開的,趙良棟精於練兵,就連驕縱跋扈的寧夏邊軍在他的訓練下,都能變得嚴守軍紀。

趙良棟麵對蘇言的詢問,皆能夠侃侃而談,給出自己的觀點進行回答,不卑不亢,吐字清晰。

蘇言對於他的表現很是喜歡,在結束交談後,蘇言當場提拔趙良棟為控鶴左衛的衛指揮使,趙良棟先是吃了一驚,隨後連忙跪倒在地,感恩戴德,發誓要誓死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

趙良棟的一飛衝天讓張勇和王進寶二人看得難免有些吃味,王進寶心中暗自發誓,他也要借著這個機會向上爬,絕不停留在小小守備這個位置上。

蘇言不清楚他們二人的心中所想,他又與王進寶交談了幾句後,聽說他精於騎射,便來了興趣,命人移駕禁軍校場,給王進寶配了一把戰弓與一匹駿馬,讓他當著眾人的麵展示一番。

隻見那王進寶應諾了一聲,踩在馬鐙上一借力,整個人輕鬆地翻坐在馬背上,隨即一夾馬腹,策馬衝了出去,在策馬狂奔的同時,他搭弓引箭,向沿途的靶子發射,那射出去的箭矢居然無一不漏,全部命中靶心。

進寶的戰力讓蘇言感到驚歎,他雖然始終認為弓騎兵騎射很快就會被龍騎兵淘汰,但還是命王進寶為控鶴右衛衛指揮使。

三人的入宮之行就此圓滿結束,蘇言要求趙良棟和王進寶二人擇日上任,入宮當值,二人在與張勇這個老上司闊別後,便帶著各自的行禮入宮去了。

而張勇就有些失落了,入宮的三人中就他沒有得到賞賜,他也沒能看出皇帝對自己的真正態度是怎麼樣的。

就在張勇心中煩悶之時,宮中的聖旨這時下來,調任張勇為甘肅都指揮使,成為實際上的甘肅全省軍事一把手。

嗯……在沒有巡撫的情況下,他的確是真正的一把手。

張勇自然是歡喜的謝過了聖旨,又在京師待了幾日後,便孤身一人返回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