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鄭芝龍歸夏(1 / 3)

“又是一年新春時節,回想曾經,朕曾君臨天下,統治億兆子民,可眼下,卻隻能被困於這如囚籠般的圍城之中,實在令人悲矣。”

盛京城,愛新覺羅·福臨不顧危險,站在城頭上,眺望著他那渡過少年時光的BJ城的方向,在他的視線中,南方已被漫山遍野的夏軍軍旗占據,一片肅殺之氣。

距離盛京城被包圍至今,已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城中儲備的糧草日複一日的大量消耗,即便儲備還能堅持至少兩年之久,但為了減少損耗,朝廷還是下令對糧食施行軍管,征收民間存糧,每日按照人頭固定發放等量的糧食,優先供給勳貴和軍隊。

對糧食進行軍管,勢必會影響平民百姓的生活條件,眼看著快要過去一年了,城中百姓皆有菜色,隻有王公貴族和旗中有著一定地位的人才能維持著和圍城前一樣的生活條件。

即便順治皇帝為了節省糧食,率先提倡節儉,並下令縮減自己的禦膳開支,每頓隻吃兩葷一素,仍然無法改變底下王公貴族的奢靡之風。

皇帝很清楚,底下的王公貴族和大臣們明麵上積極響應他的節儉號召,但暗地裏依舊大魚大肉,街上百姓因為饑餓而麵露菜色,府中勳貴卻吃得麵色紅潤,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

好似城外圍城的夏軍並不存在一般。

皇帝雖然清楚這一切,但他也無力改變,夏軍在城外虎視眈眈,他必須要保持內部的穩定,若是他做的太過火,將城中某些人逼向夏軍,開城投降,那他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在城頭上看了許久,順治皇帝才終於長歎口氣,在太監們的隨同下轉身走下城牆,等他回到盛京宮城時,隨朝廷一同撤到關外的漢臣範文程已經在宮城內等候多時。

此時的範文程已年至花甲,跟隨清廷北撤盛京途中偶染風寒,至此留下了病根,走路都需要人來攙扶。

即便如此,在盛京被包圍得水泄不通時,他仍然堅持縮衣減食,將自己這些年來為官積攢下來的家產捐獻給朝廷,支持朝廷募兵禦敵,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大漢奸,讓年輕的順治皇帝深深感動。

見範文程已等候自己多時,順治皇帝連忙將他請入溫暖的大殿內,命人為他準備一把椅子,等範文程坐下後,他照例關心了一番後者的身體狀況,隨後他才話鋒一轉,詢問起範文程的來意。

一提到來意,範文程立即正襟危坐起來,他強撐著精神,對皇帝說道:“萬歲,老臣從家宅一路走來,觀城中百姓不論旗人漢人皆麵露饑色,若是城中糧食不足,老臣有一計可以一試。”

聽了範文程的話,順治頓時提起了精神,側耳仔細傾聽範文程的話。

隻見範文程繼續說道:“老臣沒記錯的話,那前福建總兵鄭芝龍和他的幾個兒子都跟著一同遷往盛京,那鄭芝龍的女兒是南人偽帝的皇後,其長子鄭森又深受偽帝信任,手握一方大權,萬歲可以將鄭芝龍和他的幾個兒子作為人質,和夏軍交換糧食。”….說到後麵,他又補充道:“鄭芝龍身為南人皇後的父親,若是南人偽帝拒絕贖回,百善孝為先,天下人會如何看待他?”

範文程的這個計謀深得皇帝的心,讓他頓時眼前一亮,一拍大腿,讚道:“好計謀!”

不過,他又意識到一個問題,道:“若是南人拒絕,又該如何?”

“那便將鄭芝龍和他的幾個兒子推到城頭上,當著南人全軍的麵接連斬殺!”範文程殺氣騰騰地說道:“南人偽帝連其嶽丈都能做到袖手旁觀,又如何能治理好這個天下,讓天下人服眾?”

“好!”順治皇帝拍案叫絕,道:“範學士,你可真是我大清的忠臣啊!就按你說的來辦!”

範文程的確是對大清忠心耿耿的一條狗,大清的江山幾乎可以說是他和清太宗黃台吉一同創立下來的,他自然不願坐視大清就這樣滅亡,能苟活一日也算一日。

……

順治皇帝很快按照範文程的建議,派人出城去往夏軍軍營,麵見夏軍的最高將領榮國公蘇定遠與安東伯蘇輔,向二人表明來意,表示願意以當朝國丈和幾位國舅作為人質,換取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