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夏朝包圍網(1 / 2)

沙俄大使謝爾蓋趕往江寧的同時,他心心念念的同僚也先後抵達準噶爾部汗帳駐地博克塞裏和葉爾羌汗國首都葉爾羌城。

準噶爾部首領此時已變成了僧格,他是巴圖爾渾台吉之第五子,他的繼承引發準噶爾部的分裂和內戰,不過經過多年的戰爭,他的幾個反叛的兄弟頹勢已現,即將敗亡。

在這個時候,從莫斯科來的使者無疑吸引了準噶爾部內部眾多人的眼球,他們紛紛猜測鄂羅斯人(準噶爾部對沙俄的稱呼)的到來是出於什麼目的,一些知道的消息較多的人已經猜出來了,很有可能與今日正在漠北爆發的戰事有關。

雖然準噶爾部正爆發內戰,但他們也並不是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漠北戰事的風聲也有傳到這裏,一些準噶爾貴族譏笑於俄軍在戰爭中被夏軍吊著打,毫無還手之力,同時也忌憚於夏軍的強大。

沙俄使者的到來引起僧格的極大重視,此時他還未與沙俄撕破臉皮,因此對於俄使還算保持友善,直接命人將使者和翻譯帶到自己的麵前。

使者一入帳,便恭敬地行了一個蒙古禮儀,他嘰裏咕嚕地說了一大堆,隨後他身邊的翻譯就跟著說道:

“尊貴的準噶爾台吉,聽說您在平叛戰爭中節節勝利,即將贏得最後的勝利,沙皇陛下聽聞此事後,特意派遣使者向您表示慶賀,祝願您的統治長治久安。”

僧格聽後,哈哈大笑,他正值壯年,雄心勃勃想要立下一番功績,幾個兄弟不服自己而掀起反叛固然算是一個黑點,但這也將成為他一生中偉大功績的。

“請回去告訴沙皇陛下,準噶爾部是沙皇陛下忠誠的朋友,他若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我會盡力相助。”僧格客套地說道。

那使者聽了翻譯的轉述後,又行了一禮,道:“台吉殿下,沙皇陛下的確遇到了一些困擾,想必您應該聽說了在貝加爾湖爆發的戰爭,邪惡的中國人悍然對我國神聖的領土發動侵略,全賴我軍的勇士們拚力抵抗,才擋住中國人的進攻。”

他的話一出,頓時讓帳中的一些了解夏俄戰爭的準噶爾貴族有些蚌不住了,明明是俄軍被單方麵吊著打,全靠那些堅固的堡壘才不至於丟掉大塊土地,怎麼還能說是他們拚力抵抗的結果呢?

僧格雖然也知道背後的真相,但他臉色不變,淡然回答道:“哦,真是令人憤慨,那些中國人驅逐了與我父親交好的滿洲人,推翻了曾經的宗主國,現在居然又將屠刀揮向了貴國,簡直可恨。”

說完,他話鋒一轉,道:“隻可惜我的那些兄弟還在堅持反對我,我必須要集中兵力鎮壓叛軍,否則的話,我肯定會派遣軍隊協助沙皇陛下。”

他的這句話說的很好,委婉的表明自己對俄軍的戰局無能為力,堵住了俄使的話,不過俄使收到的任務就是說服準噶爾部出兵,他怎麼可能會就這樣放棄呢。….他在聽了翻譯的轉述後,沉思了片刻,隨後開口道:“沙皇陛下非常關心台吉殿下的平叛事業,為了支援台吉殿下,陛下願意提供八百把火繩槍和三十門半蛇炮,支援台吉殿下的平叛戰爭。”

麵對這自己送上門來的武器裝備,僧格自然是欣然收下,不過他也知道鄂羅斯人的禮物不是那麼好拿的,他收下以後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份代價毋庸置疑,無非就是出兵中國,協助俄軍與中國人交戰。

這個代價在他能接受的範圍內,身為準噶爾部的台吉,他野心勃勃想要帶領族人擴張,讓自己的名號從較低的台吉提升至汗,向東進軍,逼迫漠北蒙古臣服是一個好機會。

不過僧格沒有馬上答應下來,他還想再從鄂羅斯人手中撈到更多的好處,因而在接下來與俄使的一番交涉下,兩人最終達成了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即準噶爾部在平定內亂後,必須向夏朝宣戰,並出動至少一萬人的軍隊,為此,沙俄除了剛剛許諾的八百把火繩槍和三十門半蛇炮(相較於“神威大將軍炮”)外,還將支付準噶爾部黃金三百普特作為軍費。

出使準噶爾部的任務還算圓滿完成,另一邊,俄使在葉爾羌汗國的遊說也獲得了成功,葉爾羌汗國君主阿布都拉哈汗此時正被國內的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間的對立弄得焦頭爛額,急需一場戰爭轉移矛盾。

因此,在俄使的遊說下,他同意加入對夏朝的包圍網,出兵夏朝的西北邊境甘肅,作為代價,沙俄同樣需要付出三百普特的黃金作為軍費,不僅如此,沙俄也將支持葉爾羌汗國占領甘肅。

從葉爾羌城離開後,俄使沒有直接返回本土,而是繼續南下,前往和碩特汗國首都邏些,意圖將和碩特汗國也一同拉入對夏朝的包圍網之中。